首页
第06版:省内

警惕网络贷款陷阱 莫因贪小失大触刑法

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贷款变得越发便捷,但同时也给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近期,一些犯罪分子打着办理贷款的幌子实施诈骗,诱导人们陷入违法犯罪的泥沼。今天,长春市宽城区法院法官就来唠唠这背后的门道,帮大家提高警惕,避免触犯法律红线。

基本案情:被告人张某想要办理10万到15万元的贷款,但因其无业且名下无个人财产,无法正常从银行贷款。某天张某上网时结识了一名昵称为“大海”的网友,自称是某小额贷公司业务人员。该网友称可以帮张某办理贷款,但要提供一定金额的银行卡流水记录,并从其名下的银行卡进行现金取款操作。张某在没有核实对方身份情况下,认为自己不需要任何抵押就能贷款,随即听从对方安排,跨区域到银行取现。在取款前,张某按照“大海”的指示编造了与打款人徐某是合作伙伴关系的谎言取得了银行工作人员的信任。在明知款项来历不明,且打款人身份不明的情况下,张某仍从其银行卡中取出了10万元现金,殊不知,这10万元是诈骗所得,打款人徐某正是被害人。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张某使用本人名下银行卡协助他人转移来源不明钱款,其行为已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

法官在此提醒大家,“零门槛借贷”令人心动,“额度秒批”诱惑不断,看似便捷的网贷背后,实则暗藏防不胜防的陷阱。在这里,法官为大家重点介绍一种网贷陷阱:

第一步:“轻松贷款”:看似触手可及的诱惑

生活中,信用记录有瑕疵的“黑户”或名下无抵押物的人在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往往四处碰壁。此时,网络上“快速下款,无需抵押”的广告,对他们来说极具吸引力。一旦有人上钩,他们就会以各种理由,要求贷款者提供自己的银行卡,并按照他们的指示进行转账操作。有些甚至还会要求贷款者帮忙取钱,承诺给予一定的“好处费”。乍一看,好像只是简单地帮忙,还能拿到钱,十分诱人,实则暗藏玄机。

第二步:提供银行卡:踏入犯罪深渊的第一步

当这类人与不法分子取得联系并表达贷款意向后,对方会以各种理由索要银行卡信息。比如,声称贷款需要通过特定银行卡发放,或者需要用贷款人的银行卡进行“资金走账”以证明还款能力。不少人想着只是提供一张银行卡,应该没什么问题,还能顺利拿到贷款,便轻易将自己的银行卡信息告知对方,甚至按照要求新办银行卡并提供给不法分子。殊不知,这一步已经让他们踏入了犯罪的边缘,提供的银行卡极有可能成为犯罪分子转移赃款的工具。

第三步:转账与取现指令:一步步沦为犯罪帮凶

在拿到银行卡后,不法分子并不会马上发放贷款,而是进一步要求持卡人按照他们的指示进行转账操作。可能是以缴纳“贷款手续费”“保证金”等名目,让持卡人将卡内资金转入指定账户,随后又会要求持卡人将卡内资金取出,交给前来接应的人。持卡人在整个过程中,始终被不法分子牵着鼻子走,以为是正常的贷款流程,却不知自己正在协助犯罪分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这些转出、取现的资金,大概率是诈骗、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得来的赃款。

第四步:触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贪小便宜付出的沉重代价

你以为自己只是在配合办理贷款,殊不知,你提供的银行卡很可能被用于转移违法犯罪所得。当你按照他们的要求进行转账、取钱时,你很可能已经卷入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违法犯罪活动中。即使你没有直接参与上游犯罪,但这种帮助转移资金的行为,同样会让你面临法律的制裁。在这种贷款骗局里,你以为是在配合办理贷款,实则是在帮助犯罪分子掩饰他们非法获取的钱财,让这些赃款披上看似合法的外衣。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吕闯

2025-08-29 2 2 百姓生活 content_33068.html 1 警惕网络贷款陷阱 莫因贪小失大触刑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