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5版:省内

探寻“中东铁路” 追溯百年历史

“本年度我们共调查了15处车站,3个工区,1个乘降所,301个建筑单元,313座建筑单体,取得了较大收获。”中东铁路调查项目负责人顾聆博介绍说。

中东铁路是东北地区第一条近代铁路,又名东清铁路,地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三省一区。这条铁路是中国近代版图上一道重要的痕迹,是东北地区发展进程中重要的历史节点,对中国东北的现代化、工业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8月起,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四平、公主岭、梨树、德惠、扶余等文物管理单位对我省境内中东铁路沿线文化遗产展开调查。本次调查工作基于《中东铁路支线四平段调查与研究》《中东铁路支线长春段调查报告》等往期调查成果,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加强调查深度;获取的数字化成果填补了以往工作中的技术空白,在为学术研究提供详细资料的同时,也为文保工作提供了更多依据。

本年度的调查路线始于四平市铁西区,即吉林省境内中东铁路南起点,途经梨树县、公主岭市、长春宽城区、德惠市,直至松原辖区内的扶余市,覆盖城东乡、十家堡镇、郭家店镇等多个乡镇(街道)。8月初至9月末,项目组由南向北依次调查了四平街站、杨木林子乘降所、十家堡工区、郭家店站、公主岭站等地的日式、俄式老建筑。

“公主岭站的相关建筑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现状不一。项目组在公主岭市对全部相关建筑进行了详实的调查,并对典型建筑单体做了重点调查与系统测绘。”顾聆博说。

10月中旬至下旬,项目组在德惠市文管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先后调查了德惠市界内的老少沟站、达家沟站、中德站、乌海站、哈拉哈站,以及长春城区界内的沃皮站和米沙子站。

时至今日,沿线建筑见证了关东大地不同历史时期的兴衰沉浮,许多建筑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如何复原建筑的初始面貌,是项目组面临的一大挑战。项目组在实地考察的同时,还深入民间网罗辅证。他们在调查过程中积极联系沿线建筑中的住户,记录他们的口述,以便了解每座建筑的历史沿革,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结构变化,为复原建筑提供了一定的补充。

“通过调查,我们摸清了吉林省境内中东铁路沿线主要建筑群的脉络,掌握了它们的保存现状,为文化遗产档案提供了新资料。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深入进行田野调查,为系列文保工作的良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顾聆博说。

吉林日报记者 纪洋

2024-12-27 2 2 百姓生活 content_24380.html 1 探寻“中东铁路” 追溯百年历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