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白城:以实干实绩竞逐新赛道开创新局面
图片新闻
回望创刊 春秋六秩 云程发轫 万里可期
解民忧上门办业务
送服务暖热老人心
订单火热 生产繁忙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1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望创刊 春秋六秩 云程发轫 万里可期

 

城市晚报白城讯 从1964年1月14日到2024年1月14日,作为党委机关报,《白城日报》铿锵走过60年!

60年来,白报人把心血和汗水铸成文字,见证和记录着白城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白城的昨天和今天。一份份报纸,见证着一个时代的变迁;一个个版面,记录着一个时代的温度。《白城日报》60年的辉煌历程,也是白城地区60年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

《白城日报》始称《白城报》。当年的“创刊号”写道:“《白城报》是办给基层干部和广大社员看的,所以要办得通俗易懂、短小精悍、活泼大方、文图并茂,使识字的人能看懂,不识字的人能听明白。”朴实的文字背后,透露着那个时代的历史气息和传播要求。

受“文革”冲击,办了不到4年的《白城报》在1968年被迫停刊。至1981年3月4日,停办13年之久的党委机关报重获新生,据当时中宣部提出的边远地方可办地区一级农民报的要求,中共白城地委创办《白城农民报》。

1986年元旦,正值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当时的地委决定《白城农民报》更名为《白城报》。至1988年1月1日,《白城报》正式更名为《白城日报》,在当天的“元旦祝贺”中提到:“目前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春天,我们的知识、水平、能力不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要求,但我们决心要尽一切努力把《白城日报》办得比过去更好些。”这是当时的报纸编辑部实事求是、真诚恳切的发声。

1986年,白城日报社在全省率先采用电子照排胶版印刷新技术,成为全省第一家不用铅字印刷的报纸。

1989年,为扩大发行量,降低发行成本,白城日报社发行公司在当年成立,立足偏远农村的自办发行方式被国家新闻出版署称为“白城模式”。

1992年9月,总建筑面积3570平方米的白城日报社综合楼投入使用,实现了报纸出版、印刷、发行一条龙,印刷厂印刷车间实现了规模扩容。

2000年1月,《白城日报》由小报改成大报,《百姓生活》报正式创刊发行。

2008年元月,《白城日报》实现彩色印刷,告别了“黑白”的历史。

2019年1月1日,《白城日报》实现了报纸全彩印刷。

2023年白城日报社完成业务用房供水、供暖、供电提升改造,重构编采业务功能板块,改善了工作条件和办公环境,为推进媒体融合提供了环境基础。

近年来,面对网络新媒体的汹涌大潮,我们正处在由被动迎接到主动出战的历史转型。“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新时代的《白城日报》,正以坚定执着的历史责任,百折不回的使命担当,不断探索建立新平台,锤炼新能力,塑造新队伍。当前,在强化传统纸媒内容生产和版式策划的同时,现有“指尖白城”微信公众号、白城日报抖音短视频号、白城日报今日头条号、指尖白城视频号和白城日报慢直播平台等5个新媒体平台,自2022年以来,粉丝量连续2年持续增长,连创新高。

我们书写历史,历史也书写我们。从铅火历史,到光电时代,再到网络大潮,《白城日报》走过的路,是一部生动、翔实的白城当代史、新闻史,是一幅记录白城60年发展历程的历史长卷。这是呕心沥血的60年!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是白报人身上的鲜明符号。这是薪火相传的60年!高举新闻理想,坚定职业操守,成长的路上,留下了一代又一代新老报人闪光的名字。我们一定要牢记老一代办报人的嘱托,珍惜60年来丰富厚重的历史财富,走好我们这代人的新长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站在新时代潮头,电光火石,云涌浪急。抢抓融合传播机遇的《白城日报》,正以不忘初心的定力,舍我其谁的勇气,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挺进,让互联

网“最大变量”成为报业脱胎换骨、凤凰涅槃的“最大增量”。我们一定忠实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良传统,讲述白城好故事、传播白城好声音、树立白城好形象、传递白城正能量,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书写白城发展进步的足迹,为推动白城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白日宣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