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退出家长群”的话题引起热议。近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表示,对于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这一问题,教育部态度一贯坚决,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目前,辽宁、山西、湖南长沙等都陆续出台了关于规范作业管理的一些意见,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那么,针对禁止家长批改作业一事,长春的家长们怎么看呢?12月16日,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多名长春的学生家长。
家长胡女士:
想主动帮着孩子提高成绩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这场景是不是看着很熟悉?好多家长说“这不就是说我吗?”!长春市民胡女士就是快被孩子作业“逼疯”的家长之一,尽管她的女儿才上小学一年级。
胡女士一直耿耿于怀的是,她没有让女儿上升小学的衔接班,导致女儿一开学就跟班里的孩子拉开了不小的差距。“班里很多同学都提前学过一年级的课程,包括写字和算数什么的,我女儿之前没学,学的就比别人慢一些,这可把我急坏了。”胡女士说,最近马上要期末考试了,学校老师留的作业格外的多,她女儿天天写作业就要写到晚上9点多,她也要在旁边陪着。
“孩子一到晚上就困,迷迷糊糊的,我也干着急,还心疼。”除了陪着女儿写作业外,胡女士还要负责给孩子检查,发现错题要再给孩子讲一遍,“这个太痛苦了,我一想血压就上来了,就一个最简单的算数问题,她能把我气疯了。”胡女士说,每天晚上辅导孩子写作业已经占据了她所有的下班时间。
对于教育部提出的禁止家长批改作业一事,胡女士有着自己的看法。“其实这个事分怎么看,如果是老师强制家长去批作业,那就不太好,而且到了高年级,我们家长想批也不会啊,但像我家这种,孩子本来学得就慢,我再不帮着整,孩子就彻底跟不上了,到时候孩子心灵受挫,不学了咋办?所以我还得紧盯着,宁可自己累一点。”
家长刘先生:
批改作业应该是老师的义务
对于禁止家长批改作业一事,长春市民刘先生举双手赞成。
“我们白天上一天班,晚上回来其实真的挺累的,再看着孩子写完作业,批改完作业,得几点睡觉啊?”刘先生家的孩子上小学5年级,他认为教育部出台的这项政策很合理,“我们上学的时候,都是老师批作业,家长签个字就行了,我们作业写得好坏,老师一批作业就都知道了啊,哪块儿学生学得不扎实,哪块儿学生都理解了,都得通过批作业才能知道啊,现在都让我们家长批了,老师知道哪个孩子学习好吗?作业收上去,全对,这太恐怖了!”
刘先生表示,他认为经过家长批改的作业会严重干扰老师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判断。“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都不同,不可能是全对的,但是收上去的作业都是对的,那孩子错的题老师知道是哪个吗?考试不还是错吗?”刘先生称,批改作业应该是老师的义务,而这项义务不能转嫁到家长头上,家长也无法替代老师的作用。
“要是啥都让家长来做,要老师干啥?”刘先生笑着表示。
家长王女士:
自己可以辅导孩子就尽量辅导
“我没啥太大感觉,我自己就是老师,我自己也想弄清楚我儿子的学习成绩,所以这项政策落地与否,对我影响不大。”市民王女士是一名数学教师,她表示生孩子不能只养不教育,孩子的小学就这么几年,一旦错过就很难弥补,学校孩子很多,一个老师根本管不过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反正我是不会强制家长去批改作业的,但家长通过孩子作业的进度,其实是能够看出孩子学得怎么样的,与其全靠着老师去辅导,不如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亲自上手辅导,家长跟孩子一同完成作业的过程也是增进感情的过程。”王女士表示。
采访中,大部分家长认为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要关注孩子的作业,这样才能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这也是自己作为父母的责任。但是,老师长期让家长批改作业,这对家长是一种负担,也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行为。也有部分家长觉得,教孩子、批改作业本来就是老师的工作和职责,不能丢给家长。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跃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