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干涩、关节僵硬、消化不良、夜尿增多……出现这些情况,很多人通常会感慨“年纪大了”。其实,你可能没想到,这与体内滑液、黏液等液体减少有关。不管是泪液、汗液,还是唾液、消化液,都是人体运转的“生命之水”,发挥着代谢、排毒等重要作用,护好它们就能为健康加分。如何护好身体里的7种“润滑液”,不让它们变干涸。
 眼泪:
 身心排毒的“清道夫”
 人在哭泣后,负面情绪可降低40%。眼泪还保护心肺,哭泣时人会不断地吸气,有助于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此外,流泪能防止眼睛干涩、痛痒等,能帮助人们发泄痛苦,促使入睡。
 建议——
 1、减少用眼:避免长时间看电脑、电视或驾驶汽车等。
 2、哭之有度:最好控制在15分钟内,并尽量轻声啜泣,号啕大哭易伤心肝。
 3、适量使用润眼液:长期滴用某些眼药,可能导致干眼症。
 4、远离干燥环境: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刮风天也避免长时间置身户外。
 汗液:
 人体自带的“调温器”
 出汗是人的正常生理反应,也是维持体温恒定的重要环节。汗腺如果不正常,人就容易发高烧,还可能造成心、脑、肝、肾及血液系统受损。出汗能加快身体代谢,有效排出体内毒素,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管壁弹性,具有降压效果。多出汗可以清洁毛孔,延缓皮肤衰老。
 建议——
 1、食用生姜:在空调环境上班的人,可以坚持喝生姜水,能促进排汗。
 2、经常泡澡:在40℃左右的水温下泡澡或泡脚,有利于身体排汗、缓解疲劳。
 3、从膝盖开始自我发热:可以将热毛巾贴在膝盖上,让身体自发生热,也能有效促进排汗。
 4、运动前喝热水:让毛孔进入将开未开的状态,便于毛孔在运动时全部打开。
 唾液:
 口腔天然的“消毒剂”
 唾液是一种天然的口腔消毒剂,能够保持牙龈健康、清洗食物颗粒、预防龋齿等。唾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可有效分解进入口腔的致癌物质,使食物在口腔中就进入消化过程。唾液在口腔内不断流动,相当于对牙齿进行了清洗。
 建议——
 1、补水:口干无津时,应及时喝水,最好喝凉白开或柠檬水。
 2、吃酸:可适当吃些山楂、梅子等易于生津的食物,但患有脾胃疾病的人要少吃。
 3、吞津:每日清晨,用用舌尖舔动上腭,待口内唾液聚满,分数次咽下。
 4、鼓腮:这一动作能帮助分泌大量唾液,并能促进消化。
 消化液:
 促助消化的“担当者”
 消化液是指消化器官分泌的辅助消化的液体,包括胃液、胰液、胆汁等。它能有效促进消化,维持人体所需的营养等。
 建议——
 1、规律饮食:少食多餐,最好每隔三小时左右进餐。
 2、控制食量:每顿最好都只吃七八分饱,加餐也不要过多。
 3、饭前喝汤:饭前适当喝几口汤或水,可促进消化液分泌,但也不可过多。
 / 记者 杜兆云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