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时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套滴滴顺风车马甲 黑司机上路
多家网约车平台 无“一键求助”功能
需“更多操作” 滴滴报警键藏得深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18年9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份声明称 涉事车牌系线下临时伪造 警方:车未伪造牌照 记者调查 顺风车下线前——
套滴滴顺风车马甲 黑司机上路

 

前日,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总裁柳青就安全问题首度向社会公众道歉。道歉中称造成今天的局面,是滴滴“一路狂奔,好胜心盖过初心”。而记者发现,截至去年年底,滴滴连接超过2100万名司机和车主,但从未建立司机管理部门,而占很大部分运力的顺风车甚至成为“黑网约车”的马甲,很多不符合开快车的司机都转向顺风车,司机之所以能够钻漏洞,是因为滴滴顺风车的多项规定界定模糊且与国家规定不符。同时记者发现,就在滴滴全国下线顺风车的同时,以顺风车起家的嘀嗒也悄然关闭了23:00-次日5:00的顺风车业务,高德更是直接宣布下线顺风车业务。

源头>>

滴滴轻资产策略

无自营无管理

在8月24日乐清案发生的4天后,滴滴在多平台发布了一封署名为程维和柳青的致歉信。在信中,程维和柳青表示,仅仅三个多月,在平台进行安全整改的过程中,悲剧再一次发生,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和总裁,非常悲痛和自责。并郑重地向受害者、受害者家属和所有人道歉。

在这封道歉信中,滴滴承认在这些年中,公司依靠激进的业务策略和资本的力量一路狂奔,是“好胜心盖过了初心”。

除去资本不说,是什么样的策略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滴滴连接了超过2100万司机和车主。主要运力来自于快车和顺风车,其中,顺风车从2016年开始盈利并持续盈利。但是,一直以来以轻资产运营为主的滴滴,并没有自己的自营车以及直接管理司机的部门,此前试水的自营车辆也宣告失败,并未推广。而顺风车在百余日接连发生两起命案。快车司机打人、尾随乘客等问题也频频曝出,昨天还有消息称滴滴专车司机在遇到检查时,不顾及乘客高速逃离事件。频频出现的问题均已经暴露出滴滴对司机端控制无力。

虽然近期滴滴设计了身份验证、人脸识别等多种技术手段来打击冒名司机和人车不符车辆,但是在上述技术上线后,仍旧有市民反映呼叫的网约车人车不符。记者也在近期乘坐了与呼叫车辆车牌号不符的滴滴快车。在问及为何与所叫车辆车牌不同时,司机只是表示注册车辆限行,所以换了一辆车。

在这一问题上,滴滴表示需要乘客配合举报“人车不符”车辆。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乘客的举报,滴滴在技术端和司机端难以控制这一问题。这种控制无力是在业绩承压下的“疏忽”,还是技术上确实难以达到,目前不得而知。也许正应了程维和柳青在致歉信中的那句“一路狂奔,好胜心盖过初心”。

调查>>

不符快车要求

车主转投顺风车

虽然滴滴已经下线了顺风车业务,但是严格来说,在下线之前的顺风车一度成为了“黑网约车”的马甲。

“一天接七八单,有的时候多了就能接到十几单。生意很好。”吴先生是一名“专职”顺风车司机。8月27日零时开始,滴滴顺风车业务暂停,对于吴先生来说虽然有影响,但是并不明显。“还有嘀嗒以及别的平台。顺风车的需求是很大的。”吴先生表示,顺风车价格比快车还便宜,一些远途或者不太着急的乘客都会选择顺风车。

吴先生告诉记者,他此前是快车司机,但是在北京出台了网约车细则后,他自身的资格不够,无法继续做网约车司机,于是就做起了顺风车业务。吴先生告诉记者,很多资质不够标准的快车司机都转行做了顺风车。因为顺风车不要求本地车牌、本地司机,对车辆本身的要求也不高,因此门槛很低。

与就为赚些油钱的顺风车主不同,他们几乎可以做全时段,有乘客发布信息就能接单,是否顺路则不在接单考虑范围内。

顺风车和快车本来是并不相同的模式,为何在滴滴却可以“互通有无”?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7月26日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顺风车是由合乘服务提供者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乘坐合乘服务提供者的小客车、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

记者也梳理了多地网约车规定,相比于快车、专车之类的网约车,顺风车必须是非运营车辆,需由车主先发布出行信息,每日有合乘次数限制,收费不能高过当地巡游车收费的一定比例,并且不能在街上巡游揽客等等。

但此前滴滴顺风车在多个模式上均与多地对顺风车的要求不符。在日接单次数上,比如上海地区就规定顺风车“每辆车每天合乘出行暂限定为2次”。而此次顺风车案件发生的乐清,其所在的温州市则规定顺风车“每日提供合乘服务不得超过4次”。但事实上,在叫停顺风车业务前,滴滴平台的顺风车一度可以日接单十五次。

记者查询百度知道平台,在一则“滴滴顺风车现在一天可以接几个单”的问题下,有蓝V认证的“滴滴出行”用户给出的答案是最多可以接十五单,回答时间为2017年3月16日。同样的问题下,一些自称为顺风车司机的网友则今年5月21日后纷纷回帖称自己每日只能接4到6单。

吴先生也侧面证实了这一情况。在今年5月空姐案发生之前,滴滴平台对顺风车比较宽松,他在滴滴平台最多一天接过9单顺风车。但是空姐案发生以后,滴滴顺风车接单数量似乎有了很大限制。

吴先生和与其一样的“专职”顺风车主可能不知道,在他们看来在依靠平台接单、看似正当的顺风车生意,已经成了监管部门眼中的“黑网约车”。

追问>>

滴滴未明确

数据接入政府监管

8月28日,广东省交通厅副厅长王富民透露,“滴滴不仅在广东,在全国也拒绝将数据接入政府部门监管,不肯提供详尽的驾驶人员和运营车辆数据,因此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执法,只能靠原始的围堵来执法。”

在程维和柳青的致歉信中,滴滴虽然在两项整改措施中提到了与警方深度合作,“与公安部门深入共建用户安全保护机制,高效响应各地公安部门的依法调证需求,并且启动测试已开发完成的警方自助查询系统”。而这是否代表将数据接入政府监管,滴滴并没有明确表示。

而在乐清案中,滴滴在第一份声明中称涉事司机车辆号牌系司机“线下临时伪造”。但警方的调查结果显示,犯罪嫌疑一直使用“川A31J0Z”牌照,并以此注册了滴滴顺风车,其并未临时伪造车牌号。针对上述问题,记者昨天采访滴滴方面,均未予以回复。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