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晚报白城讯 近年来,通榆县社会救助工作以完善政策、创新机制、规范管理、阳光操作为重点,不断强化救助体系建设,使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了有力保障。
城乡低保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通榆县全面落实城乡低保“两级管理、三级联审”程序,坚持动态核查机制,加大对未纳入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核查力度,重点将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后,仍无法实现脱贫并符合低保条件的,全部纳入低保保障;不再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有序退出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2017年共为2.8万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8285.3万元,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
医疗救助缓解困难群众就医负担。对全县农村五保对象、城乡孤儿、城镇三无人员、城乡低保对象、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通过开展资助参保参合、定点医院“一站式”即时结算办理、医后救助等方式进行医疗救助。2017年,及时救助患病困难群众35029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921.8万元。对全县患重特大疾病贫困人口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和民政医疗救助的基础上,通过降低大病医疗保险报销起付线、提高民政医疗救助报销比例和封顶线、重特大疾病政府兜底救助等,共救助重特大疾病贫困患者279人,发放救助资金293.9万元。为全县30—60周岁的11246名建档立卡贫困妇女投保42.7万元。兜底救助实现了城乡统筹兼顾,解决了全县城乡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临时救助帮助困难群众应急解难。通榆县建立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突出临时救助的“救急难”功能,对突发性、临时性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给予应急救助。2017年共救助困难群众4876人次,发放临时救助款物价值总计198.07万元,让突遇不测或因病、因灾陷入困境的居民得到及时救助。/许丽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