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寒冷,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时刻,长春市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时亚香建议大家尤其是老年人不妨在生活中磨蹭一点,这种习惯可以避免很多意外发生。
起床慢一点
人在睡眠时各项生理机能维持低速运转,代谢水平降低,心跳减慢,血压下降。人醒后从熟睡状态转到活动状态时,如立即下床或动作较大,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建议起床分几步进行:
醒来时先不要急于坐起,人躺着时血液循环较慢,黏稠度也高,不妨赖床几分钟,让身体从睡眠到苏醒有个反应。
伸伸懒腰,使血液慢慢流动,靠在床头坐三五分钟,给心脏一个适应过程。
双腿下垂,在床沿上坐一两分钟,在这个缓慢起床过程中,心跳会慢慢加快,让脑供血状况有所改善。
吃饭慢一点
在人体所有器官中,胃是最娇气的器官之一,除了饮食,情绪、气候、睡眠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影响消化。天气寒冷会让胃变得更加敏感,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部容易发生痉挛性收缩,从而引发胃疼、胃胀、腹泻等不适。
建议吃饭的速度一定要慢,尤其在寒冷的冬天。如果刚从外面回来,不要马上吃饭,可以先喝点温水,过10~15分钟后再进餐。每顿饭的进食时间至少在25分钟以上,一定要放慢速度,增加咀嚼时间,老年人建议一口饭嚼20次以上为宜。
运动热身慢一点
冬季气温较低,运动前的热身活动要比其他季节特殊。如果热身不充分,很可能因为温度低,人体肌肉伸展性降低,关节变得僵硬,造成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等情况。
另外,冬天人的血管明显收缩,即使不运动血压也比平时稍高,血管弹性也在下降,如果热身不到位,血压容易突然上升,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建议运动前的热身活动在5分钟左右,但冬季由于气温低,肌肉收缩性差,所以应适当延长到10~15分钟。可以练习太极拳和柔力球,天气过冷时可以在室内快走或者原地慢跑。运动时若出现头晕、头部发紧、胸闷等症状,应立即停止。
说话慢一点
体弱的忍大部分都患有一些慢性疾病,语速太快,很容易使情绪变得激动和紧张,促使交感神经兴奋,造成血管收缩,引发或加重高血压、心脏病等的复发。
此外,焦躁的情绪既伤肝伤肺又伤脾,还会影响到人体的内分泌及机体组织的正常运转。
建议中老年人能刻意试着放慢自己的语速,则相当于努力让自己处于平心静气的状态。此时,大脑会变得安静,肌肉容易放松,气血畅通,身体各部分机能组织运转都会更协调。
呼吸慢一点
慢呼吸要做到四个字:深、长、匀、细。
深,就是一呼一吸都要到头;长,时间要拉长,放慢;匀,要匀称;细,就是要细微,不能粗猛。开始时要有意识地加以练习,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自然,但要注意呼吸用鼻,而不是嘴。这样做不仅能加强呼吸功能,促进肺循环,还利于冬天收敛阳气、精气、肾气。
脾气上来慢一点
冬季养生着眼于“藏”,精神活动方面也要保持安静,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最好能做到含而不露。有“火”能发出来是好的,但“点火就着”可不是好事。
控制不良情绪,不代表要压抑愤怒,要学会正确的化解方法。
建议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的发生,一是多晒太阳,二是加强体育锻炼,调整植物神经功能,避免出现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
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以及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豆类、乳类、动物内脏等,以补肾益气、调节情志,保持愉快的心情。
/ 记者 刘施晶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