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是元宵佳节和周末,北京各市级行政机关和区政府的“一把手”忙碌如常,迎来一年一度的政府绩效大考。在10日到11日的2016年度考评会上,北京市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数十名基层市民代表汇聚一堂,用近10小时的时间认真听取几十个市级行政机关和16个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的现场述职报告,并在手中厚厚的“考卷”上郑重写下评分。
政府部门的“考卷”,远比校园里的考卷更为复杂。市级行政机关考评表分为绩效整改、重点工作、职责任务、依法行政、廉洁行政、创新创优、优化服务等7个指标,在每项指标后列出详细的部门自述、有关部门的专项考评意见,代表们据此进行评价并给出分数。
政府绩效管理专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旭涛表示,再好的顶层设计都要靠基层执行,北京的绩效考核不唯分、重整改,通过政府部门改进弱点和短板,改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也是北京让“民评官”的初衷之一。北京市市长蔡奇表示,政府工作不仅要完成年度任务,更要把服务群众、增强群众获得感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全过程,作为检验政府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北京市政府督查室副主任张国兴介绍,今年的参会代表更加注重基层,新增加了48名来自一线的基层群众,达到106人,包括大学生村官、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等20多个行业的代表,覆盖面和代表性进一步提升。
如何确保绩效考核的公平公正?北京市政府绩效办等部门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现场开展察访核验1500多个点位,杜绝数据虚报和成绩“注水”。
行政绩效考评的推进,也推动了政府行政效能的提升。第三方机构社会调查的数据显示,2009年北京市级行政部门满意度为80.3%,而到2016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93.9%。
专家学者评委、复旦大学教授牛军钰表示,今年北京市绩效管理引入“民评官”机制,体现出政府倾听百姓声音的诚意。而市民代表打分、网络实况直播等形式,有助于政府了解社情民意,形成问题导向,不断改进政府工作。/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