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吉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出炉。
十三五”时期,我省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教育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推动我省进入人力资源强省和人才强省行列。
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左右,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基本普及从学前到高中阶段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十五年教育。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以上。
2018年前全省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并加快向更高水平推进,城乡、区域、校际间差距明显缩小,建成覆盖城乡、更加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困难群体平等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
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以上。
推广和普及校园足球运动,重点支持延边州国家级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建设。在中小学校普遍开设冰雪运动课程,开展“百万学生逐雪嬉冰”活动。
构建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建立学生志愿服务记录档案,把志愿服务纳入学分。
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为学校提供信息化课程包、实训实习、教育培训、日常管理、质量监测、就业指导等专业化服务。
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实行指标生按比例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中职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注册入学,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取消国家和地方部门部分加分项目,规范自主招生。承接好普通高职(专科)院校招生计划审批和管理权,改进高考录取方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逐步取消录取批次,实行一档多投。
推进高考综合改革,调整考试科目和分值,实行多元录取制度。从2018年起,实行由高校在规定范围内自主确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选考科目及考生综合素质评价要求,考生达到最低标准即可报考的办法。/吉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