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9日公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87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三季度增长6.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9195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97799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250779亿元,增长8.4%。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
三季度GDP缘何跌破7%?
根据数据,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6.9%,系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GDP首次跌破7%。
对于三季度GDP增速小幅回落的原因,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表示,主要是进入三季度后,国际和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从国际层面来看,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国际机构纷纷下调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同时,美国加息预期进一步强化,造成世界大宗商品的价格、股市、汇市出现大幅动荡,许多国家货币出现进一步贬值,加大了中国出口的压力;从国内情况来看,我国仍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传统产业不仅在去库存,而且在实实在在地去产能,钢铁、水泥、建材等传统产能过剩行业增速都出现了下滑,短期来讲对工业下行产生压力。另外,前期增长较快的汽车、手机等行业市场容量也进入了调整期。
同时,盛来运表示,虽然经济增速略有回落,但总体平稳的基本面没有变,稳中有进和稳中向好的态势没有变。
其一,经济运行仍在合理区间。增长指标虽有所回落,但还在7%左右;就业指标总体表现还不错,前三季度新增就业超额完成全年的计划目标;居民消费价格1-9月份只上涨1.4%,而且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增速高于GDP。这些指标充分说明当前中国经济总体运行还是比较平稳的,仍在合理区间。
其二,产业结构在继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在继续推进。突出表现在,服务业增长比较快,产业结构由原来的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的趋势更加明确。数据显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1.4%,比上半年49.5%高出近两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出2.3个百分点。
其三,转型升级势头非常好。在中央一系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推动下,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经济、新动力加快孕育。1-9月份,网上零售额增长在36%左右,将近40%,新产品像新能源汽车都在翻倍增长。在工业结构中,1-9月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仍然达到10.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高出4.2个百分点。
盛来运强调,在经济新常态下,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都在有序推进,这也说明调整符合规律,转型符合方向,发展符合预期,中国经济的总体发展大势没有变化。
7%以下会否成GDP常态?
对于中国经济的后期走势,盛来运表示,无论是四季度还是明年,中国经济稳定运行的大势不会变。
盛来运指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影响中国经济上行的压力,在现阶段达到了一个新的均衡。现在影响中国经济的有三种力量,即下行压力、支撑力,以及新动力,它们决定中国经济的走势。
下行压力:短期之内,尤其是中国结构调整没有完成之前会一直存在,只不过是力度强弱的问题。
支撑力:中国经济仍处在战略机遇期,中国稳定运行的基本面没有变化,支撑力还是比较强的。第一个支撑力是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没有完成,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空间,尤其是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跟新技术结合,会创造出新的增长动力;第二个支撑力来自于中国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仍然具有后发优势;第三个支撑力来自于中国消费结构的升级。“大家看到,国人到国外疯狂抢购,十一黄金周旅游都很火爆,充分说明中国的消费潜力是比较大的。”盛来运说。
新动力:改革红利和创新红利在进一步释放,同时,人口素质在提高,人口红利也是很大的。现在每年有将近七百多万的大学毕业生,构成了中国人才的红利。在这些因素推动下,新经济、新产品、新业态形成一种新动力。
盛来运表示,中国现阶段正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期,传统产业占的比重相对较大,下行压力虽然仍比较大,但随着新动力的成长,支撑力和新动力交织在一起,会对冲下行的压力,中国经济会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