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7版:国内

四川:种粮大户丰产增收的“秘笈”

新华社成都9月24日电 (记者高健钧)眼下,四川的秋收接近尾声。在农村,农户最关心的事情、谈论最多的话题,是粮食收成和收入的增加。记者采访发现,不少粮食种植户“各显神通”,有各自丰产又增收的“秘笈”。

种粮增收的关键在于保证丰产,谋求增产。三台县是四川的农业大县,记者近日来到三台县金石镇土城村,看到一片宽阔的丘陵上,长着密密匝匝的玉米,当地种粮大户何凯正在察看玉米的长势。

“大春种的玉米亩产能达900斤至1000斤,去年小春种的小麦亩产达到800斤至900斤,都比以前的产量翻了一倍。”何凯对记者说。

何凯种植玉米增产的秘诀,是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他兴致勃勃地给记者介绍他的增产“三步走”:首先,用挖掘机对撂荒地进行整治,并对分散的土地进行“小改大”;然后,对土地深翻30厘米至40厘米,并进行培肥。

“最后,我们播种耐密植的中小穗型玉米,以及优良小麦品种‘绵麦902’。”何凯说,“一年算下来,每亩地可以增加1100元左右的收入。”

地处川南的宜宾市兴文县充分利用光、热等自然条件优势,积极对传统水田进行改造,发展“稻虾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将优质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有机结合,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记者见到宜宾市兴文县五星镇金钟村种粮大户何桥时,一台收割机刚刚完成作业,他种植的水稻田几乎已经收割完毕。

“包了近700亩的地,种的普通水稻亩产超过1000斤,再生稻亩产可达到1700斤左右。而田里的小龙虾是让我们增收的最大‘功臣’。”何桥指着在泥土中钻进钻出的小龙虾说。

何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小龙虾一年可收三季,每亩产值约12000元,纯利润超过7000元。“小龙虾为水稻提供微量元素,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节约了种粮成本;稻田里的虫和杂草是小龙虾的天然饲料,水稻又为小龙虾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大大降低了饲养成本,一举两得。”何桥说。

据兴文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兴文县“稻虾共作”综合种养面积达8万亩;预计今年小龙虾产量7500吨,一产产值3.7亿元左右,带动村集体创收10万元以上,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2025-09-25 2 2 百姓生活 content_34149.html 1 四川:种粮大户丰产增收的“秘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