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聚会、休闲放松时,小酌几杯本是人生乐事。但若贪杯失控伤了人,这杯酒的代价可就沉重了,很可能触犯刑法,面临牢狱之灾。近日,长春市宽城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因醉酒引发的故意伤害案。
2024年11月25日21时许,被告人于某饮酒后与朋友在某烧烤店内喝酒,因琐事与邻桌喝酒的被害人赵某发生口角,于某返回家中取卡簧刀一把,回到烧烤店与赵某发生撕扯,但被在场人员拉开,后于某和赵某和好,一同喝酒,喝完二人便离开饭店。
26日2时40分许,于某和赵某陆续返回饭店后又言语不和,于某使用卡簧刀刺向赵某左腹部,赵某被刺后跑离现场后,但最终因失血过多,在途中不幸离世。
法院经审理认定,被告人于某持凶器故意伤害他人,致一人死亡,其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鉴于被告人于某到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其行为构成坦白;案件审理期间,被害人的家属收到于某家属支付的赔偿款,对于某可以从轻处罚。最终,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判决被告人于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
醉酒不是犯罪的“挡箭牌”,酒桌矛盾易升级,冷静克制是底线。此案的悲剧根源,在于被告人酒后丧失理智、用暴力解决矛盾。法官在此提醒: ①适度饮酒是前提,过量饮酒埋隐患:朋友相聚饮酒应把握“适量”原则,避免因酒精麻痹神经、降低自控力,导致情绪失控、言行失当,为矛盾升级和暴力行为埋下风险。②矛盾化解靠理性,暴力手段不可取:遇到口角或矛盾时,需保持冷静,通过沟通、退让等平和方式化解,切勿因“好面子”“争输赢”激化矛盾。③醉酒不是免责牌,犯罪必担刑责:法律明确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便酒后意识模糊,也不能以此逃避法律制裁。切勿心存“酒后犯错能原谅”的侥幸,任何犯罪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④生命安全最珍贵,敬畏法律守底线:暴力绝非解决问题的手段,一时冲动的持刀伤人、斗殴等行为,不仅会夺走他人生命、摧毁自己的人生,更会让两个家庭陷入永久的痛苦。需始终敬畏生命、敬畏法律,守住行为底线。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吕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