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细雨轻落,松柏低吟。在靖宇县杨靖宇殉国地,来自吉林省赛艇和皮划艇队与江西赛艇队及天津体院赛艇队的百余名水上健儿齐聚于此,以一场庄重而深情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叩问初心、致敬英雄。
这一天,吉林水上项目全体运动员、教练员与工作人员,携手在白山市靖宇花园口夏季水上训练基地夏训的兄弟队伍,踏上这片浸润着英烈热血的土地。他们此行,不为竞技,却为铸魂——在全运会资格赛即将打响、十五运备战进入关键阶段之际,以红色精神为桨,以信仰之力为帆,校准前行的方向。
杨靖宇将军纪念碑巍然矗立,雨丝如诉。默哀时刻,全场肃穆无声,唯有风穿过林梢。吉林省水上运动队全体缓步上前,向纪念碑行礼,纪念碑前花篮缎带上“缅怀民族脊梁 赓续红色血脉”几个字,在微雨中格外醒目。百余名水上人静立雨中,思绪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冰天雪地、弹尽粮绝却仍孤身奋战的寒冬——那是杨靖宇将军用生命诠释“中国脊梁”的最后时刻。随后,队伍走进杨靖宇干部学院。在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民饱含深情的讲述中,一件件泛黄的文物、一张张斑驳的照片、一幕幕复原的战斗场景,将东北抗联十四年浴血奋战的壮烈画卷徐徐展开。没有粮食,就吃草根树皮;没有子弹,就用信念坚守。那种“宁死不降、血战到底”的钢铁意志,让在场每一位运动员深受震撼。
“我们训练再苦,能有他们苦吗?我们比赛压力再大,能比得上在零下40摄氏度的深山里被围追堵截吗?”一位年轻运动员在参观后喃喃自语。这不仅是参观,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一次灵魂的对话。
此次活动,是吉林水上项目推动思想政治与竞技体育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赛艇队教练员孟玉佳坚定地说,“风浪再大,也要拼到底;对手再强,也要敢亮剑。”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陆续 实习生 孙之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