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晚报白城讯 每周五14时,白城市洮北区海明街道丹顶鹤社区大厅都会迎来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背着书包穿过便民服务大厅,走进3楼活动室,有的挥手喊着老师,有的拿着作业本直奔长桌……这是海明街道“周五公益课堂”的一个场景。无论开学和假期,街道和社区为辖区周五放半天假、无家长看管的孩子搭起了一处“临时成长小站”。
2022年,洮北区海明街道办事处丹顶鹤社区工作人员在调查走访中发现,辖区内有部分小学低年级学生周五下午没有家人看管。对此,他们召开协调会,将丹顶鹤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建成“临时成长小站”。通过各方协调推进,现在的“周五公益课堂”已成为孩子们每周的期待。每周五14时至16时30分,时间安排得充实又轻松。红色党史课上,孩子们聚精会神听着刘海明、吕明仁等革命先辈的故事;科学实验时,一双双好奇的眼睛凑着看泡泡升起;手工课上,剪窗花的红纸落满桌面;运动时间,跳绳和笑声齐飞;绘画课时,鲜艳的色彩与孩子们的笑脸相映成趣。
公益教师负责“学业护航”,大学生志愿者成了“玩伴+小老师”,社区工作者当起“后勤保障员”,项目团队已从最初的5个人拓展至38人。校外机构拓宽孩子的兴趣爱好,公益组织送来绘本和玩具。两年多来,公益课堂服务放学后无人照料儿童300余人次,覆盖辖区80%目标群体,学业帮扶使72%的孩子成绩进步,90%的孩子掌握3项以上自救技能,学习编程的孩子能够积极探索科技知识。在7月28日举行的白城市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周五公益课堂”项目获得银奖。
从“临时小站”到“成长驿站”,“周五公益课堂”以微光汇聚暖流,用持续的陪伴和守护,为孩子的童年成长增添温暖底色。
崔玉叶 记者 李政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