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晚报白城讯 近日,白城发电公司1、2号机组一次调频性能试验顺利完成。该公司不仅成为吉林省660MW机组中首家实现全工况试验合格电厂,更凭借技术突破与协同攻坚的实践成果,为区域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树立了新标杆。
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是能源安全的核心指标,而机组一次调频能力是电网应对负荷波动、抵御频率偏差的“第一道防线”,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用电稳定与工业生产安全,是衡量机组“涉网适配性”的关键标准。此次试验的核心目标,是验证1、2号机组在多段负荷下,当电网频率频差工况动态变化时,能否依据静态特性自动调节负荷、抑制频率波动。
作为吉林省西部电源的重要支撑点,白城发电公司为确保试验万无一失,构建了“专业联动、全链条管控”的试验体系。专项试验团队依托机组运行特性数据库,对《1、2号机组一次调频性能试验方案》进行多轮优化,明确安全技术措施、事故应急预案及人员职责分工,实现从“试验方案”到“风险防控”的闭环管理。试验前,团队对参与人员开展全流程安全技术交底,严格办理工作票,将“安全第一”理念贯穿始终;同时与吉林省电科院深度合作,融合科研机构技术优势与公司实操经验,为试验高效推进提供关键保障。
试验过程中,团队面临多负荷段、大偏差工况的双重挑战。试验人员在20%、60%、75%、90%、100%典型额定负荷段,对±6转、±8转、±11转频差工况下的机组响应性能展开全方位测试,实时记录电网频率变化。运行人员紧盯汽轮机转速、发电机功率等核心参数进行秒级监测;检修技术人员同步巡检调速系统伺服阀、DEH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构建起“实时监测——快速响应——协同处置”的联动机制。当试验中出现3次参数瞬时波动时,试验人员迅速启动预案,通过动态调整PID参数、优化阀位控制曲线,15分钟内将指标恢复至标准区间,成功化解潜在风险。
此次试验成果显著,全面验证了机组在全负荷段的一次调频响应性能,确保电网波动时“调得出、顶得上”;通过数据溯源完成大电网安全稳定措施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不符合项的闭环整改,夯实安全根基;形成覆盖12种典型工况的试验数据库,填补了吉林省同类型机组大偏差调频试验成功的行业空白,为后续机组深度调峰优化、故障预警模型搭建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试验合格不是终点,而是提升的起点。公司将深化试验数据应用与研究,持续优化机组控制策略与参数,推动一次调频性能向“更精准、更高效”升级,为探索新型电力系统下机组与电网协同运行模式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为保障吉林省电力安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贡献“白电方案”。
张磊 朱挺智 王思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