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晚报白城讯 当前,正值水稻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大安市信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科学化和智能化手段,在100亩水稻田中投放了20万尾小龙虾,开启盐碱地水稻智能化与生态化双重田间管理模式的新探索。
稻田中,嫩绿的水稻苗随风摇曳、波光闪烁,工人们将充满活力的小龙虾虾苗投放到田间,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现代农业画卷。
在追求创新的道路上,大安市信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不断探索,将万亩盐碱地改良后的水田与水稻、鸭子、螃蟹、鱼类等多种农业资源巧妙结合,形成良性互动的综合种养模式。今年,公司引入了小龙虾养殖,小龙虾不仅能够有效清除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其排泄物还可作为天然肥料使用,实现“一田多收”的目标。
公司经理于修兰介绍:“我们今年首次尝试在100亩稻田里投放了20万尾的克氏原螯虾,从生长周期到养殖技巧,把握稻田养殖小龙虾的关键要点,8月末预计可收获小龙虾8千至1万斤左右。”
在智能灌溉系统闸门附近,工作人员现场向记者演示手机操控灌溉的便捷操作,同时,系统还能实时监测灌溉水流量,田间管理智能化已成为该公司管理的关键词。
“田间管理期间,我们配备300盏太阳能杀虫灯,高效杀灭稻田害虫,保障稻米安全,维护稻田生态平衡。公司还结合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化操作,实时监控、远程操控,让管理3000亩有机稻田变得既省时又省力。”于修兰说。记者 王洪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