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综合

洮儿河畔托起致富梦

城市晚报白城讯 在大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科尔沁草原洮儿河南岸,有一座被誉为“千年古城、百年府道”的城市——洮南市。近年来,洮南市坚持党建引领,注重将组织振兴、人才振兴同产业振兴相融相促,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庭院奏响“椒”响曲

今年,洮南市18个乡镇(街道)辣椒种植面积10637亩,其中庭院种植4406亩,覆盖全市216个行政村、1.25万户农户。

“今年,洮南市对庭院辣椒种植补贴政策进行了重点调整,由原来的每平方米1元提高到每平方米2元,最高补贴额度由原来的400元提高到1000元,百姓对辣椒种植的积极性有了显著提升。”洮府街道党工委书记王作书介绍。

洮府街道有20多年的辣椒种植历史,育苗经验丰富,技术设备优良。今年,洮府街道育苗面积1300亩,育苗2亿株,可供应大田种植面积6万亩,仅辣椒育苗一项,就可为本地村民增收1200余万元。

“在推进辣椒种植工作中,各乡镇(街道)均成立了‘辣椒工作专班’,在种植面积落实、品种选择、秧苗繁育、订单签订、辣椒移栽等方面调研筛选、跟踪调度。包保干部和村干部带头入股、参与种植,村集体创新采取‘秋后收租’的方式,有效缓解农户春耕一次性投资过大的压力,切实提高了农户的种植信心和意愿。通过乡、村两级组织联动和农户企业订单联动,有效推动216个行政村农户与16家企业签订产销订单,保障农户收益。”洮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砚明说。

黑水结出“百斤瓜”

洮南市特产黑水西瓜已有1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具有个大皮薄、糖度高、香甜爽口等特点,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各级党委的引领下,黑水镇黑水村于2021年成立洮南市新红宝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洮南黑水西瓜产业园。园区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有冷棚28个、暖棚20个。

“一个藤上一个瓜”,黑水百斤以上的大瓜令人称奇。洮南市新红宝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瓜能手高鹏飞介绍,与西瓜连接的主藤蔓给瓜输入养分促进其生长,主藤蔓两侧的副藤蔓负责给主藤蔓输入养分,“三蔓齐下”才能结出大瓜。大西瓜每个售价600—1000元,深受消费者欢迎。

黑水村党支部书记白金日是西瓜产业带头人,在他不懈地努力下,合作社与中国邮政、顺丰速运和白城长安机场开展合作,推广线上线下销售平台,不断破解西瓜运输难、时效紧、易破损等难题,让黑水西瓜销往全国。同时,他实地考察了洮南市诺和食品有限公司,与其开展咸瓜腌制实验,使瓜蛋“变废为宝”,进一步拓宽了农户收入渠道。

万宝制造“放心粉”

万宝乡是“粉条之乡”,有近百年的粉条加工史,产出的粉条、粉丝纯白洁净、口感细腻、鲜香可口,韧性强、耐复煮,在市场上享有盛誉。万宝乡复盛村党支部书记赵龙带头成立洮南市万龙粉条专业合作社,采取“园区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模式,对粉条生产实行科学集中管理,增强抵抗市场风险能力。

目前,万宝乡粉条年平均产量1200万斤,产值6000万元,解决了300余人就业问题,实现劳务收入900万元。万龙粉条专业合作社建有帮扶车间,带动困难户就业,年增收2万元以上。

敖牛山下“优质谷”

万宝镇西太平村是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由村党支部书记于东场领办创办的洮南市敖牛山小米专业合作社采取与农户签订保底价回收合同的方式扩大种植规模,掀起了本地区种植小米的热潮,并辐射周边市县10万多户农户增收致富。

于东场在合作社内大力推行现代化、科学化种植,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的耕作模式。聘请吉林农业大学教授进行技术指导,因地制宜改良膜下滴灌技术,减少了灌溉次数;根据土地情况制定了合理的施肥方法,有效减少了成本投入,提高了合作社效益和农民收益,为科技兴农探索新出路。

目前,洮南市敖牛山小米专业合作社现有成熟品牌“敖牛山”牌小米7个系列产品,今年预计可生产加工小米4750吨,实现产值1600万元,带动户均增收6400元、村集体增收3万元。

王天武

2024-09-13 2 2 百姓生活 content_20301.html 1 洮儿河畔托起致富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