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综合

黑土地上筑起“绿色城墙”

大安市境内S516省道两侧的防护林带一角。

城市晚报白城讯 初夏时节,一行行柳树摇曳着绿色的丝绦,随着公路延伸至远方,守护着道路和路旁的原野。在大安市境内的S516省道两侧,各有4行柳树组成的防护林带。

大安市将绿色通道工程作为“三北”工程攻坚战的主战场,加大公路两侧绿化力度。2023年以来,大安市完成主要公路干线两侧绿化190公里,栽植柳树大苗32万株,昔日的“光板路”变成“绿廊道”。

“针对公路两侧多是盐碱地,造林成活难的问题,我们采用客土造林的方法,把栽植树木的土地表面40厘米之内都换成从外地运来的客土,共换客土64.2万立方米,林木成活率都非常高。”大安市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李会清对笔者说。绿色通道等防护林建设对保护周边的农田和草原、改善盐碱地有很大作用,大安市森林覆盖率高的乡镇,每年降雨量明显更高,风沙也小。

据了解,“三北”工程攻坚战以来,吉林省将绿色通道、农田防护林、流域治理有机结合,提升农田、公路、铁路、河流防护林网的修复完善,力争建设屏障牢固、网络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防护林体系。

农田防护林建设取得新进展。2019年,我省启动了中西部农田防护林网修复完善工程,制定了《吉林省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省级共投入资金1.59亿元,采取恢复、新建、改造、更新模式,对防护林网进行系统性补充、完善和提高,防护林质量得到提高,在保护黑土地、维护粮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部大江大河流域治理稳步推进。我省东部山区突出大江大河治理,通过开展荒山荒地造林、封山育林、清收还林,退化林修复,进一步恢复和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森林生态功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多万亩,为建设美丽吉林提供了生态保障。

我省共完成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113.5万亩,全省完成道路、江河绿化7200公里。目前,全省“三北”工程区已基本形成带、片、网、乔、灌、草相结合的多功能防护体系,成为保护黑土地和确保粮食安全的“绿色城墙”。王伟 文/摄

2024-07-03 2 2 百姓生活 content_11999.html 1 黑土地上筑起“绿色城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