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深化“校地人才”合作 引领绿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新闻
开展地震应急演练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以笔为犁尽享泥土芬芳
栽植时令花卉 扮靓城市街景
集中整治办实事 真心为民解烦忧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6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笔为犁尽享泥土芬芳
——记入选“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作品作家翟妍
 

城市晚报白城讯 初夏的阳光暖而不燥,透过树枝洒下来,任性而斑驳。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作品的白城市作家翟妍迎面而来,笑盈盈的脸上,蕴含着初夏蓄势待发的热烈。

“创作之余,除了看书我最喜欢在树荫下、公园中散步,在放松心情的同时,也是融入生活、收集创作素材的机会。今天把您领到街边公园,让您真实感受下我的创作足迹。”性格直爽的翟妍笑着对记者说。

与2013年记者初次采访她时相比,现在的翟妍自信而从容。翟妍解释说,那时自己初涉写作领域,身边质疑声一片。然而,十多年过去了,她扎扎实实坚守在基层,以家乡的文化、地域资源为创作元素,创作出大量的短篇、中篇小说和文学剧本,频繁在国内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尤其是近几年,她的长篇小说《长河长》在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江南》杂志全文发表后,先后荣获第六届“中华宝石”文学奖、吉林省第十三届长白山文艺奖、第六届吉林文学奖;电影文学剧本《嫩江湾扶贫记》,荣获共青团中央志愿者文学大赛二等奖。今年,她以盐碱地改造及吉林西部乡村变化为主线,通过描述胡来早等4位女性的人生经历和家庭变迁,展现乡村女性在逆境中的坚强、勇敢,以及对美好生活执着追求的长篇小说《霍林河的女人》入选“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这是她在创作上取得的新突破。小说在《中国作家》首发,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陆续被作家出版社、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及环球网等数十家媒体积极宣传报道。目前,该书在京东、淘宝、当当等网络平台及国内各大书店均有销售。

翟妍,本名翟景华,出生于大安市霍林河畔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那时候谁也想不到,这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在很多年后会成长为一名作家。听她介绍,小时她家里虽不富裕,但却有个很好的读书氛围,父亲经常从外面带回一些书刊、报纸,一家人在天黑后围着做针线活的母亲念小说、读报纸。她祖母是个会讲故事的人,神话等故事张口就来,尤其会把家族在解放前那段大背景下经历的故事生动地讲给她,并鼓励她写出书来。

正是祖母的这句话,在翟妍心里种下了文学的种子。很多年后,她毅然选择了写作。她说她喜欢写作这种近乎于隐居的生活,这样既享受了内心的安静,也和自己创造的那些人物构建了特殊的交流空间。

翟妍个性直爽、不善言辞,文字如同她的人一样,质朴而深沉。她的作品多以农村题材为主。她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深刻的主题和情感。她的文字既有女性的柔情,又不乏男性的刚毅。在她笔下,东北的乡村也不再是单调的田野和村庄,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历史厚重感的地方。

创作之余,除了看书,翟妍最喜欢到乡下去。她深爱家乡的霍林河,以及霍林河畔上生长的每一株植物和善良又自强不息的人们。她将这一切都融入自己的创作中,用文字描绘出一幅幅充满力量与希望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美好与憧憬。她的两部长篇小说《长河长》和《霍林河的女人》都是在这样的日积月累中攒足了“资本”,然后一气呵成的。

除了到乡下去,翟妍还喜欢独自在城市的街角散步,那个路人眼中孤独的背影,其实是她酝酿作品的过程。天生不喜欢热闹的她,很享受每段独处的时光。

翟妍有个书房叫“静书斋”,有30多平方米,明亮雅致,两面墙上的柜子都被书籍占满。在这里,她创作了大约200万字的文学作品。谈及《霍林河的女人》时,她说曾有过短暂的迷茫,因为不知道这部小说能否得到发表出版的机会,不知能否被读者接受。然而,入选“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后,她的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振,坚定地创作了以盐碱地改造为时代背景,献给吉林西部人民的现实主义题材力作,由此她心中无限感恩所有关注这部作品的人。

目前,翟妍正在筹备以霍林河为背景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她表示,将继续深耕乡土文学领域,探索更多关于乡村、人性、生活的深刻主题。

从最初的文学爱好者,到今天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九届高研班学员、吉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翟妍把她的笔和心,扎根于泥土之中,以行动追逐着自己的文学梦想,用文字书写着家乡的美好与希望,努力向上生长。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她能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为白城的文学事业贡献力量。记者 薄秀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