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应对“大震巨灾”各项应急救援准备,检验全省地震灾害救援专业力量体系建设和实战能力,5月29日至31日,吉林省消防救援总队与吉林省森林消防总队联合举办“砺剑-2024”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救援实战演练。
此次演练是近年来两个总队共同组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救援实战演练。省消防救援总队1支省级地震救援专业队、1支机动支队、1个总队级管理指挥模块和1个总队级战勤保障模块,省森林消防总队1支机动队,共计180余名指战员、30余台消防救援车辆参加主现场演练。全省10个地区的支队级地震救援队在本辖区分现场同步开展实操演练。
此次演练针对省内区域性地震灾害风险,模拟省内发生8.0级以上特别重大地震灾害,造成道路损毁、电力和通信中断、建筑物坍塌、大量人员伤亡埋压,重点检验省级地震灾害救援队模块化快速响应能力,公路和航空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力量投送能力,省消防救援总队与省森林消防总队联合救援能力,遂行保障力量与社会联勤相结合的综合保障能力,“三断”情况下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以及作战安全管控能力。
29日10时,演练正式开始,省消防救援总队指挥中心接到上级指令后,立即启动《全省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消防救援预案》,第一时间命令省级地震救援专业队携带装备模块火速赶往集结地进行集结。同时,指挥中心同步对接省森林消防总队指挥中心,启动联勤联动机制。救援力量按照既定预案编成完成人员装备集结前往受灾地区。到达震区后,在历经道路损毁、桥梁塌陷、余震袭扰等多重困难后,全体参战人员背负40余公斤72小时自我保障物资,携带侦检、破拆、支撑、救生、照明等3800余件套救援装备徒步行进10余公里抵达任务区,迅速成立任务区分指挥部,展开救援行动。
演练期间,演练导调组按照国际救援队伍分级测评标准,采取“跟踪导调、临机设情、同步考评”方式,对救援力量快速集结、力量投送、营地搭建、作战指挥、救援行动、应急通信、综合保障、安全管控等环节进行全过程、全要素系统评测。救援队伍按照不间断高强度连续救援72小时要求,克服了低温、降雨、大风等带来的不利条件,圆满完成了力量快速投送、通信组网、指挥部搭建、前突侦察、生命迹象搜索、狭小空间救援、支撑救援、T型救援、深井救援、孤岛救援、废墟综合救援、车辆救援、高空救助、现场急救、营区搭建、战勤保障等16项演练任务,充分检验了地震灾害联合救援实战能力。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吕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