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晚报白城讯 年初以来,白城市突出能源装备和汽车配套装备“两条链”,启动实施装备制造延链补链强链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聚力育企业。常态化开展“走基层大调研、面对面解难题”活动,加大金融、人才、土地等支持力度,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保障稳产、增产、满产。截至目前,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到25户,年产值超65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0%,其中三一风电、远景能源等2户企业年产值超10亿元。
大力建项目。树牢“项目为王”理念,计划开复工总投资126亿元的阳光新能源装备制造及氢基产业、总投资50.6亿元的中船风电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园等重点项目5个,签约落地总投资15亿元的三一电解水制氢设备及其储运装备制造、总投资40亿元的40万吨甲醇生产等项目7个,形成梯次推进、滚动发展格局。
着力延链条。新能源装备集群纳入全省重点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可生产主机、叶片、塔筒、法兰等风电核心装备产品,基本形成从整机到核心零部件的本地全配套产业链。支持金事达、安波福等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发新能源汽车配套产品,中一精锻已开发出电机轴样品,深度转型融入全省汽车产业集群。
全力促创新。支持装备制造企业创新发展,打造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户,组织申报省“智改数转”项目12个、新产品规模化推进项目2个。发挥新能源产业联盟作用,坚持产、学、研“三位一体”,鼓励企业加强装备技术研究,中国华能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台串列式双风轮风电机组成功吊装,由前、后两个风轮协同捕获风能,同功率下叶片长度缩短近一半。记者 张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