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省内
3上一版  下一版4
 
城市晚报·火炬少年团 寒假三日营“成长+1+1+1”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2024年1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小消防员 小小汽车工程师 冬捕小达人
城市晚报·火炬少年团 寒假三日营“成长+1+1+1”

 

“101米的云梯相当于几楼啊?”

“太厉害了!90多秒一辆车就组装完成了。”

“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真是太棒了,好多物品都是第一次见到!”

1月24日至26日,城市晚报·火炬少年团寒假三日营开营启程,来自长春、北京、深圳的40余位小小少年参加了这次研学活动。

短短的三日之旅,不仅满足了孩子们对消防、汽车、冬捕的好奇,拓宽了视野,引领他们学习像汽车工程师一样去分析、解决问题,更让他们深刻体会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在游走观光中感受强国智造的力量!

第1日 致敬最可爱的人!

“小小消防员”沉浸式体验消防救援

“这些设备这么重呀!”“101米的云梯相当于几楼啊?”“我长大也要当消防员!”……1月24日,火炬少年团寒假三日营开营启程。第一站来到了长春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二站,在“蓝朋友”的带领下,零距离体验了消防设施和装备,重型防化服、避火服、防烟面具、消防执勤车辆等各种各样的消防“秘密武器”。

一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醒目的红色消防车,每辆消防车都有自己的特长,可以针对不同火情进行救援。消防车内更是装备齐全、应有尽有。为了让大家对救火有更深刻的认识,消防指战员从车里拿出救援常用的工具,如切割器、防护服、呼吸面罩、消防热成像仪等,详细介绍了有代表性的消防设备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并用生动实例描绘了火灾现场的惊心动魄,教会孩子们如何在火灾现场逃生等消防常识。

“这是荷马特破拆工具组,可以体验一下有多重。”23.9公斤的重量让自告奋勇上来试举的同学全部以失败告终,孩子们纷纷感慨,“消防员叔叔,你们的工作好辛苦啊!”“有你们的保护,感觉好安心啊!”

沉浸式体验轻轨火灾逃生、地震逃生、佩戴VR头盔体验火场灭火……24日下午,孩子们来到长春市消防科普教育基地,“轻轨着火逃生体验让我印象最深,突然冒烟让我有些害怕了,摁门上的逃生按钮遇到情况就不会慌乱了。”7岁的宁浩博告诉记者,消防员叔叔又厉害又勇敢。“消防员叔叔您辛苦啦!您要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10岁的毕轩嘉表示,“看电影的时候感受最深,看到消防员在火海中救人很辛苦,用自己的生命救我们,很伟大。”8岁的孙煜甽则对能在高处救人的101米云梯消防车印象最深刻……“我长大也要当一名消防员!”更成为所有孩子们的心声!

活动结束后,家长纷纷表示,这种活动寓教于乐,特别好,孩子们不仅收获了很多关于消防安全的理念,更被消防员勇敢、守纪、无私奉献的品质深深感动。

第2日 汽车工业探索之旅

“小小汽车工程师”,见证一台汽车的诞生

“只需要93秒钟,一台车就组装下线啦!”“焊装车间的机械化已经达到了80%多,基本上都是机械臂在工作!”“我们的手是谁控制的,大脑!控制机械臂的大脑,则是控制单元!”……1月25日,火炬少年团寒假三日营第2日,孩子们来到一汽-大众,走进超震撼大工业场景,亲身感受时代发展趋势;走进汽车实验室,与汽车工程师一起,触摸智造工业脉络,感受大国科技力量,共创智造汽车“研学记忆”!

汽车对孩子而言,有着天然的“魔力”。在长春工业历史文化基地,孩子们聆听了一汽-大众的历史,同时也初步了解一辆汽车是如何组装生产出来的;在奥迪焊装车间,观看了数字化流水线中大型机械臂工作流程,作为厂区的体力担当,每一台机械手臂都以毫米级的标准,日夜不停地挥动劳作。孩子们开始对未来无人工厂形态有了自己的思考;几万个零部件是如何“一单到底”,又如何有序“无人配送”,如何精准安装……在奥迪A4L总装车间,孩子们见识到先进的汽车拼装流程,感受时代发展趋势,树立远大理想目标;走进汽车实验室,与工程师面对面交流,更颠覆了孩子们对未来智创认知……

“我对机械手臂很感兴趣,觉得很能干,很智能!”7岁的时金诚来自深圳,这个寒假他不仅第一次感受到北方的雪花,更见识到“中国底特律”的风采。“以前在网上看到过3D版本的汽车制造流程,这次想看真的汽车是如何造出来的,果然非常震撼!”“今天让我很震撼。”10岁的江韵瑶告诉记者,自己本来以为一辆车所有的零件一起拼,参观总装车间后发现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流水线,一个人只拼一个地方的零件,90多秒一辆车就组装完成了,非常高效!

“真羡慕孩子能走进真实的汽车生产车间,我也想去参观参观!”“几乎都是机械臂在工作,太震撼了!”……这场属于小小汽车工程师的探索之旅,大大满足了孩子们对汽车工业的好奇,更引来家长的羡慕,“实际体验比看书本有意义得多,边玩边学!”

第3日 民俗文化探索之旅

走进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体验冬捕

1月26日,火炬少年团的成员们踏上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民俗文化探索之旅。不仅参观了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还体验了冰上冬捕和制作冰糖葫芦的传统活动。

“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真是太棒了,好多物品都是第一次见到!”来自北京的李沅锡兴奋地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有趣的展品,它们讲述的故事让我对东北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博物馆里,少年团成员们了解到红山文化等东北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驻足在古朴的石器、陶器前,感叹着东北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讲解员详细介绍了东北民俗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让少年团成员们对这片土地有了更加深厚的感情。

随后,少年团成员们来到了莲花山俏天池营地,体验了传统的冬捕活动。在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带领下,他们学习了如何使用传统的捕鱼工具,并尝试拿起重重的工具体验冰面凿冰。“冬捕真是太神奇了!”10岁男孩冯奕成感叹道,“看到那么大一条鱼被拉上来的那一刻,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捕鱼活动结束后,少年团成员们还跟随老师学习如何制作糖葫芦,亲自挑选山楂、穿串、裹糖衣,制作出了一串串美味可口的糖葫芦。“制作糖葫芦的过程虽然有些复杂,但当我尝到自己亲手制作的糖葫芦时,那种满足感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11岁大男孩吕卓航说。

活动结束,孩子们还收到了吉林省书协张玉秋老师赠送的手写对联。

通过这次民俗文化探索之旅,孩子们不仅拓展了视野,还培养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这次火炬少年团寒假三日营活动不仅是一次旅行,也是一次安全科普和汽车文化、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孩子们表示会将这次旅行的经历带回学校,与同学们分享所学所感,共同学习进步。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朴松莲 刘昶 于悦 张禹琳 实习生 吕茗琦 徐海寒

火炬少年再出发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小学部二年二班 张士斌 指导老师 鲁月

1月24日,火炬少年团吹响了集结号,我和小朋友们再次出发,踏上了为期三天的“探索大长春”之旅。

第一天,我们走进了长春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在消防员叔叔的陪伴下,我们认识了各种装备和消防工具,近距离观察消防车,体验了消防员的工作情景。在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我们进行各种互动体验,让我们感受到灾难的可怕和消防员叔叔的伟大。

第二天,我们探访一汽-大众,走进明亮整洁的厂房,看到机械手臂不停地工作,让我感受到了科技造车的神奇与魅力,也告诉我们科技进步需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第三天,我们穿上了浓浓东北味儿的花马甲,来到了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了解东北的历史,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还动手制作了糖葫芦,将一颗颗水果穿成串,裹上糖,一串串美味的糖葫芦就做好了。下午的冰捕好玩又刺激,冰镩敲击冰面发出“刷刷刷”的声音,可惜我的力气太小了,对冰面没造成一点伤害。叔叔们提前打好冰洞,让我们感受到了将鱼儿打捞上岸的快乐。

三天的“探索大长春”之旅,转瞬即逝,我相信家乡长春还有更多更好玩的地方等待我们去探索,也期待下次火炬少年团的再次相聚。

走进消防有感

长春市朝阳区红旗小学五年一班 高梓皓 指导教师 宫晓娟

1月23日,我作为火炬少年团的一员参加了“小小消防员”冬令营。这次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增强了安全意识,还让我对消防安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上午,我们走进长春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在那里,消防员叔叔向我们介绍了消防设备和器材,并详细讲解了它们的使用方法和用途。我还试穿了一下消防服,感受到了它沉甸甸的重量。这让我意识到,消防员叔叔的工作是多么的辛苦和危险。通过灭火救人的电影,了解火灾危害及消防员英勇救人的无畏精神。

下午,我们走进长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不仅体验了地震感受,还模拟演练了火灾逃生、地铁应急逃生。通过演练,学会了如何在火灾中保持冷静,如何快速找到安全出口,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这次演练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火灾无情,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做好预防措施。

在这次消防冬令营中,我收获了很多,不仅了解了消防安全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这次经历让我更加珍惜生命,也让我明白了安全的重要性。

我想带动更多的人一同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共同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探寻冬捕文化 感受民俗魅力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小学部一年五班 王乐其 指导教师 张淑梅

1月26日,我跟随火炬少年团的脚步,参与了传统民俗文化营活动,这是一次让我深深感受到传统与文化魅力的旅程,它像一座丰富的宝库,充满智慧和力量。

在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那些尘封的历史被一一打开,在这里,我收获了很多、感悟了很多。那些陈旧的“老物件儿”挂在展馆的玻璃窗内,似乎在讲述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家乡的历史与变迁,也感受到了祖国从贫穷到富有、从落后到繁荣的艰难曲折。

在冬捕活动中,我亲身感受到了传统渔猎文化的魅力。凿冰打孔,冰下布网,看着网慢慢拉起,鱼在网中跳跃,我仿佛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与大自然的和谐,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力量,也让我更加敬畏和爱护自然。

而冰糖葫芦DIY体验的环节,更像是一场与传统的亲密接触。虽然一开始有些手忙脚乱,初次尝试并不完美,但在老师和教官的帮助下,我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作品。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冰糖葫芦,心里满满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传统民俗文化不仅是一个地区的记忆,更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我们应该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在今后的日子里加倍努力学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东北传统文化的魅力。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