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晚报白城讯 雪舞龙飞,伴随着一场瑞雪,2024如约而至。
过去的一年,无论欢乐、顺遂与卓越,还是曲折、风雨与平凡,一切都将翻到新的一页。我们与你一起,告别2023,迎接2024。一如那闪耀在新年伊始的第一束光,温暖人心,照亮期许,指示远方。
那庄严深沉、清脆悦耳的新年钟声饱含深情,为我们共同拼搏的2023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过去的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白城撤地设市30周年。这一年,白城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大力实施“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突出抓好27项年度重点任务,在继往开来中推动振兴发展,山水万程,步履不停,展现了白城“三十而立再出发”的新状态新业绩。
让我们坚守的
是初心不改的那抹红
过去的一年,白城市以历史文化为依托,厚植城市底蕴,辽吉省委旧址纪念馆室外修缮全面完成,依托辽北省政府旧址建成的白城史馆正式开馆,辽吉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开街。红色基因,光辉历史,一条街辉映一座城,老街巷华丽蝶变,唤醒了历史文化街区的生命活力,城市记忆和历史文脉得到更好赓续。
让我们振奋的
是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的澎湃动能
过去的一年,白城市积极应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经济运行全过程,主要指标在高基数上保持稳定增长、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向上向好态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38%,位居全省第一。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94个,60个“5+3”项目开复工率达到90%。吉电能谷铅碳电池项目投产运行,有力填补全省储能产业空白;洮南尧景碱性水电解槽作为全省首台套产品正式下线;新能源开发规模达到1300万千瓦,成为东北地区首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发电城市”。2万吨黄原胶、40万吨柠檬酸一期项目投产达效,3年内再投资100亿元的梅花头部经济产业园项目启动实施。特色旅游融合发展,接待游客768万人次、实现收入158亿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让我们自豪的
是希望田野的十二连增
过去的一年,白城市探索具有全市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抓好粮食增产头等大事。完成盐碱地治理国家试点年度任务5.3万亩,完善提升“大安模式”,成功创建省级耐盐碱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实施水肥一体化面积全省第一、保护性耕作面积全省第三,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超过前三年总和,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耕地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档次,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
让我们欣喜的
是城市内涵品质的新提升
过去的一年,白城市以“引水扩绿”为重点深化城市更新。引水入城西部工程全面完成,春华园、秋实园建成开放,形成“五湖相拥、碧水润城”的景观格局。改造新增绿地69.4万平方米,栽植乔木灌木5.4万余株。鹤城文化旅游街整修一新,星巴克、麦当劳、马迭尔、烧鸟等知名品牌实现入驻。38个老旧小区改造稳步推进,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竣工投用,在全省地级市中唯一实现市区全域热电联产并达到供热“一城一网”互联互通。
让我们美好的
是生命绿色的日渐丰盈
过去的一年,白城市大力推进林草湿连通,绿化突出廊道、村屯、城区“三个重点”,投入往年3倍资金,完成造林22.2万亩、治理草原26.7万亩、修复湿地3.1万亩。白城林草建设史上规模最大的中央国土绿化、省级林草湿连通2个试点示范项目顺利完成。建设绿水长廊1712公里,水质改善程度排名全国第二,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二,是全省唯一实现水质、空气环境质量“双上升”城市。
让我们幸福的
是群众脸上真诚的笑容
过去的一年,白城市大力实施“十大民生行动”。开通医保全国异地住院直接结算,跨省异地就医普通门诊结算100%。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发放救助金5.1亿元,救助困难群众14.4万人。组织开展全省奖励标准最高、救助范围最广的“瀚海励学行动”,发放奖学金355.2万元,10个综合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2个嵌入式社区老年食堂、13个农村养老大院全部建成。南部城区九年制学校建设项目启动实施,中心医院创三甲、中医院异地新建扎实推进。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群众满意度排名全省第二。
过去一年的累累硕果,共同汇聚成照亮未来的光芒。
2024年是农历龙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个炎黄子孙来说,龙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有雄视天下的气度与胸怀,更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气与力量。
纵深实施“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篇章,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白城。前程越是广阔,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梦想越是伟大,就越需要我们去拼搏。向着新目标,奋楫再出发。祝愿2024每一个追梦的你,龙马精神、一往无前,祝福我们的城市,龙骧虎步、无往不胜。记者 贾涤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