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省内
3上一版  下一版4
 
打卡吉林省博物院 把历史文化知识带回家
高速民警组织收费站工作人员
开展交通安全及交通指挥手势培训
志愿服务情暖“黄昏”
我省在港举办主题文旅推介会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23年7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卡吉林省博物院 把历史文化知识带回家
7月8日,城市晚报火炬少年团开启了一场博物馆奇妙之旅
 

城市晚报火炬少年团再次出发啦!

7月8日上午,火炬少年团20组亲子家庭来到吉林省博物院,开启了一场博物馆奇妙之旅,小小少年们在快乐感知中把历史文化知识带回家。

“大家来猜一猜,这个物品是做什么用的呢”

“汤锅”“奶锅”……

“有没有觉得既不是汤锅也不是奶锅的?”

“那你觉得是什么?”

“你也不知道啊,那我来告诉大家,这既不是汤锅,也不是奶锅,这是熨斗,里边装上烧红的木炭可以用来熨衣服。”

在讲解员和孩子们的一问一答间,孩子们对我省历史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

博物馆漫步

饱览吉林大地千年瑰宝

漫步在省博物院《白山松水的记忆暨吉林省历史文化陈列》展厅,孩子们饱览吉林大地千年瑰宝,认真欣赏着那些静止却有温度的陈列品,听讲解员介绍城市变迁与文化记忆。

巍峨的长白山,孕育生命的三江之源,肥沃的松嫩平原,边疆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美丽家园。在这里各族儿女携手谱写中华民族大融合瑰丽的历史画卷。

“吉林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东北边陲的一块神奇土地……”跟随着讲解员,孩子们走进了家乡吉林的历史文化故事中,了解到错金银“丙午神钩”铜带钩、汉白玉耳杯、契丹文八角铜镜……这些珍稀文物的“前世今生”。

“这是汉人还是契丹人?为什么呢?”“这里的石狮子,你能分清雌雄吗?”“这个物品是做什么用的呢?”在生动有趣的互动中,孩子们记住了文物背后的故事。

吉林,正是有这一帧帧的记忆,描绘出了一幅华夏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卷。

观历史文物

了解吉林人民革命斗争史

《破晓——吉林人民革命斗争史陈列》展馆,通过馆藏珍贵的文物、丰富的历史照片和还原的历史场景,让孩子们对吉林人民革命斗争史有了全面认识,让他们感受到革命年代的艰苦与残酷、吉林儿女的英勇顽强,领悟到革命志士热血救中华的坚定决心及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参观这个展馆,孩子们感触很多——

姚型聪,今年8岁,这是他第三次来省博物院,却是第一次听讲解,听过吉林人民的革命斗争史,他深受触动,表示长大以后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12岁的王艺凝,今年刚刚小学毕业。她对杨靖宇的事迹印象尤为深刻,被杨靖宇英勇无畏的精神所折服。王艺凝表示,在以往的学习中也接触过一些革命历史知识,这次经历,让她对这些知识理解得更为深刻了。

王润泽和张真诚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一起来探秘省博物院,一起分享感受,他们都很欣赏勇敢的小金子。“4岁的小金子在侵略者面前表现得那么坚强,我特别佩服,我们要向小金子学习。”王润泽说。

吉林故事展厅 感受非遗文化

在《吉林故事——非遗文化》展馆,孩子们了解到了爬犁、抽冰猴、鹰猎手、放山……这些渐渐远离孩子们视野的吉林非遗文化。

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着记录。还不到8岁的小女孩金可对展品充满了好奇,她说:“我不知道博物馆是什么,但是觉得这里会很好玩、很神秘,所以我来了,走完全程,虽然有很多我都还不了解,但我还是很开心,我还会再来博物院打卡。”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对吉林省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小小少年们对家乡的热爱。

火炬少年团小朋友们还准备了精美手账本,在省博物院盖章留念。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薇 于悦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