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季度白城市规上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开局
倾心调解化纠纷 获赠锦旗得民心
新立村里看振兴
心系群众办实事 平凡举动暖人心
图片新闻
植树造林添新绿 乡村振兴增活力
91岁老兵捐款20多万,只穿8块钱的鞋子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23年5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91岁老兵捐款20多万,只穿8块钱的鞋子

 

刘汝则,男,1930年生,泰州市姜堰区罗塘街道叶舍社区居民。刘汝则是一名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以及抗美援朝战争的退伍老兵。1983年离休回到家乡后,数十年如一日热心公益,累计捐款超过20万元。2021年7月,刘汝则入选“中国好人榜”。

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有一位年过九旬的退伍老兵,他很“抠门”,生活非常节俭,平时很少花钱买衣服,出门常穿一双8块钱的鞋,一件衣服能坚持穿几十年。但是,他又很“大方”,30多年来,不管哪里有灾情,谁家有困难,他都乐意拿出自己省吃俭用的钱去帮助,多年来老人的公益捐款累计已超过20万元。他就是刘汝则。

“我的工资是国家给的,自己够用就行了。群众有困难,我不能不管。”刘汝则说。

热心公益,老兵发挥余热

“如果不是刘爷爷资助,我真的难以跨进大学校门。”家住姜堰区张甸镇尹庄村的刘文榜,去年被江苏理工学院录取,但每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让他一筹莫展。

尹庄村是刘汝则的老家,得知刘文榜的困难后,他二话不说,送去了1万多元,帮小刘解决了学费问题。

2019年10月,尹庄村修路,“原来是泥路,坑坑洼洼的,30多年没修过,别说骑自行车了,走路都很难。”刘汝则听说村里资金紧张,便拿出5万元供村里修路使用。在他的感召下,村民们纷纷要求做义工,长近500米、宽3米的村路因此提前竣工通车。

2020年入汛后,我国部分地区发生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刘汝则又让老伴儿从银行取出5万元,通过姜堰区红十字会捐到洪涝灾区。当收到江西、安徽两省红十字会寄来的感谢信和荣誉证书时,刘汝则很平静地说:“没有党和国家,就没有我后来的幸福生活,是党、国家和人民培养了我,我就要做对人民有意义的事。”

毕生勤俭,诠释党员初心

刘汝则老两口至今仍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老刘到现在都没有几件像样的新衣服,部队的旧军装、当公安时的旧制服已经穿了几十年,一件背心破了还舍不得扔,只穿八九块钱的鞋子。”老伴儿孔桂芳说,“平时连电灯也舍不得开,只有来人了才把电灯、电风扇打开。”

刘汝则的家只有50多平米,屋里也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唯一醒目的是挂在墙上的“光荣离休证书”和老两口的中式结婚照。刘汝则夫妻从青春年少到白发苍苍,多年来相濡以沫,心中却一直有个遗憾,生活了大半辈子,连一张结婚照都没有。

2020年8月,姜堰区红十字会和街道工作人员、志愿者为刘汝则老两口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为他们补拍一张结婚照。

2022年7月,刘汝则获得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他把纪念章和公安部“二级金盾荣誉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放在一块儿。每每看到这些奖章,刘汝则就会想起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他觉得和他们相比,自己做的这点儿事算不了什么。

一身洗得褪色的深蓝色套装,一双刷得发白的老布鞋,在别人眼中如此平常的刘汝则始终用行动践行入党誓言,永远保持着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据中国文明网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