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省内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复苏 增长 火爆
全省十大产业集群科企对接活动举行
女子楼顶天台欲轻生 民警飞身救下
多方联手“虎口拔牙”
中国航天日科普宣传活动举行
第42届“爱鸟周”活动启动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4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方联手“虎口拔牙”
全国首例“东北虎拔牙手术”圆满成功
 

“吼!”笼子里的一只名为“天新”的雄性东北虎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虎啸,很难看出,不久前它还因为一颗坏牙而徘徊在生死边缘。近日,在长春动植物公园兽医院、长春市中心医院口腔科专家、沈阳森林动物园兽医专家等多方共同努力下,成功完成了全国首例“东北虎拔牙手术”。

近段时间,长春动植物公园的东北虎“天新”因为牙痛难忍,无法进食,身体每况愈下。长春动植物公园兽医院院长邸海洋介绍,东北虎“天新”出生于2005年,今年18岁,相当于人类的80多岁。“我们是在为‘天新’处理嵌甲时,发现其右侧上臼齿有缺失,可以触摸到牙龈内还有残齿,但由于它牙龈出血特别严重,经过10多分钟的处理才成功止血,导致没有时间处理残留的牙根。”邸海洋介绍,臼齿即“后槽牙”,老虎通过臼齿来将肉切割成块进行吞咽。因为“天新”的臼齿缺失且还有感染,所以它无法正常进食。近半个月来,“天新”的面颊一天天肿胀起来,进食量也减少。

为此,公园特意召开了“天新”手术治疗工作会。针对“天新”的情况,主要有三个比较突出的挑战:一是麻醉风险大,“天新”年龄较大,相当于人类七八十岁的年龄,且之前在处理嵌甲麻醉时,发现其麻醉后恢复很慢,需2天才完全苏醒;二是东北虎拔牙,尤其是拔除残齿,公园过往没有相关经验,国内同行目前也没有完善的拔牙技术;三是“天新”的口腔出血很严重,由于野生动物的特殊性,很难进行彻底的术前检查,只能进行预判。如何解决术前、术中、术后的问题,也是手术难点。

针对以上问题,公园向长春市中心医院和沈阳森林动物园发出邀请,共同为“天新”解除痛苦。长春市中心医院和沈阳森林动物园高度重视,并立即成立专业的援助小组。

长春市中心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闫晓冬告诉记者,自己2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大大小小的口腔问题都遇到过,但还从没有为动物拔过牙,更别说是老虎这种猛兽。医院特意组成了专家组,提前到园区与兽医专家进行方案研判。

专家组经过仔细研究和反复比对,认为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并就手术的麻醉时间、麻醉剂量、麻醉意外,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意外,预后恢复等进行了充分预判,并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

19日一早,被牙痛折磨的东北虎“天新”半卧在地,神情倦怠,右面部肿胀明显,嘴角和鼻孔旁都沾着血性分泌物,它时不时将肿胀的面颊贴在水泥地面缓解痛苦。专家组决定立即开展手术。

按照既定方案,麻醉师为“天新”进行了吹弹肌肉注射麻醉剂麻醉。由于麻醉时间有限,几个人迅速将300多斤的“天新”运送到手术台上进行固定。长春市中心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赵刚、闫晓冬,副主任护师徐文清早已准备就绪。

9点25分,手术正式开始。“‘天新’麻醉后虽然没有意识,但因为麻药的作用它的四肢不停颤动,当时我们都有一丝紧张。”闫晓冬回忆说。专家在术中发现,“天新”的右上颌牙齿、颌骨有破损,牙周肿胀明显,牙龈缘明显渗出脓血性分泌物,随即对“天新”的口腔进行了去死骨、拔牙、刮净病灶区腐烂肉芽组织、冲洗、填塞止血、严密缝合等操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手术仅用40分钟,就顺利完成。

术后半小时,“天新”苏醒,手术圆满成功。

术后第5天,“天新”体征正常,精神状态和右面部肿胀都明显改善,进食、进水量、排尿量基本正常,它正在一步步康复中。

24日,治疗专家组来到笼舍前查看“天新”的状态,“天新”不时张开大嘴低声嘶吼。邸海洋告诉记者,“这几天看见‘天新’的进食量、进水量、排尿量都趋于正常了,也有精神头了,大家都特别高兴。”对于自己第一次“虎口拔牙”的经历,闫晓冬表示,“有趣又有意义。”据悉,此次“虎口拔牙”手术是一次医生与兽医共同完成的高难度手术,为日后全国动物疾病的诊疗提供了宝贵经验。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朴松莲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