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国内
3上一版  下一版4
 
解读7月份PMI释放的经济信号
多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加强
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权益保障
7月份全国铁路
发送旅客2.24亿人次 货物4.1亿吨
“小候鸟”的
爱心暑托班
2021年全国法院网络诈骗类案件
近年来首次下降
找到现代老虎“远房亲戚”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8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1年全国法院网络诈骗类案件
近年来首次下降


 

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记者罗沙)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8月1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7年至2021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网络诈骗类案件共计10.3万件,其中2021年案件量同比下降17.55%,为近年来首次下降。

这份《涉信息网络犯罪特点和趋势(2017.1—2021.12)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显示,2017年至2021年全国网络诈骗案件共涉及被告人22.34万名。6.32%的网络诈骗案件是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后,有针对性地实施诈骗犯罪。

报告显示,被告人在实施网络诈骗案件时,多以办理贷款、冒充他人身份、发布虚假招聘、征婚交友信息、诱导参与赌博、捏造网购问题、投放虚假广告等方式或话术来欺骗受害人。其中办理贷款的案件占比最高,约占16.71%。从被告人冒充他人身份类型来看,冒充女性占22.2%,冒充熟人占15.53%,冒充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占9.19%,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占7.18%。

报告同时显示,2017年至2021年全国各级法院一审审结的涉信息网络犯罪案件共计28.2万余件,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些案件共涉及282个罪名,案件量占比最高为诈骗罪36.53%,其次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23.76%。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至2021年全国各级法院一审新收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共计7.2万件,其中2020年同比增长34倍,2021年同比再增超17倍。该类案件涉及被告人共计14.37万人,其中“80后”“90后”占比近九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