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国内
3上一版  下一版4
 
盐碱地上的多彩春耕
福建厦门多渠道化解企业“用工难”
中国科协等四部门联合开展高校
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工作
贵南高铁 春日建设忙
团队里唯一的“她”
徐闻南极村兴起“民宿热”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22年3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盐碱地上的多彩春耕

 

新华社济南3月6日电(记者邵琨) 初春时节,在山东省潍坊昌邑市柳疃镇青阜农业综合体的农田里,几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一字排开,白色的水雾均匀喷洒在绿油油的麦田里。旁边的农田里还有几台拖拉机来回穿梭。不远处,几台农机走过,黄色的土壤被翻到上面。

“现在的农活可多了。给小麦打药促分蘖、防病虫害、施肥,还有翻地,准备种春玉米、花生等其他农作物。”24岁的植保员张旭说。

而在过去,这样忙碌的景象在这里很难见到。

昌邑北部沿海滩涂面积大,盐碱滩地多。青阜村就是盐碱滩上的村庄之一。曾经,由于盐碱地上农业产出低,多数村民外出务工,土地大片撂荒。

为了开发利用这片盐碱地,在外经商的企业家孙德东回乡成立青阜农业综合体,铺设管道引来潍河水,借鉴“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打造“海绵村庄”和“海绵农田”,在广袤田野中建设大大小小的水库湾塘数十个,把附近村庄和田野沟渠中的雨水收集起来再利用。

走进青阜农业综合体,路旁的沟渠里清水潺潺,几名工人正在忙着加固、防渗。水塘里,不时有野鸭游过。

“有的盐碱地原先基本什么也不长,20年没深翻一回,我们集中流转土地后连续4年进行了深翻。”青阜农业综合体负责人孙德东说。

青阜农业综合体先后与国家、省、市科研院所和大中专业院校组建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工作站、病虫害监测站,组建了由多名专家参与的科技研发团队,依托人才和实验室支撑,通过深翻压碱、提取地下卤水等方式,降低土壤中的盐碱含量。

记者看到不少地块里,插着许多白色、红色的小牌子。柳疃镇青阜村党支部书记孙广洲介绍:“那是我们与高校院所合作搞的试验田,牌子是做标识用的,有200多个小麦品种、50多个玉米品种在这里育种攻关,青阜农业的技术含量将越来越高。”

曾经弱土薄收的盐碱地,已经变成了高产田。孙广洲介绍,去年小麦亩产1200斤,玉米亩产1400斤。

目前,青阜农业综合体已流转土地超过10万亩。除了传统的粮食作物,他们还通过种植苜蓿、棉花、中药材等耐碱作物来逐步改良盐碱土壤。

天气回暖,正是苜蓿生长的好时节。苜蓿地里,绿色的叶子正在铺展。随手拨开叶子,就露出紫色的茎秆。

孙广洲介绍,等过段时间,开出紫色的花更好看。苜蓿的植物蛋白含量高,是奶牛的高档饲料,一亩纯收入2000多元。以前,盐碱地上白茫茫、光秃秃,没什么生机,也没什么色彩,现在,盐碱地上多姿多彩。

最近几年,青阜农业综合体在沟渠池塘种植莲藕、荷花等水生植物并放养鱼苗、龙虾等水生动物,发展休闲垂钓和亲子教育,在保证水域收益的基础上增加观赏性和体验性,吸引城市家庭前来休闲游玩。

孙广洲说:“等到夏天,我们这里更好看。”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