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省内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省全面推行行政检查执法备案智能管理改革
我省备耕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长春一女子被车撞倒 民警紧急救助
长春市启动专项工程
我省启动2022年度
省直医疗保险缴费基数申报工作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22年3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机亮证执法 全程电子留痕
我省全面推行行政检查执法备案智能管理改革

 

在省政府新闻办3月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省司法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省全面推行行政检查执法备案智能管理改革的有关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改革精神,以有效手段规范监管行为、提升监管效能、降低行政成本,切实提高企业和社会满意度、获得感,促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2021年8月30日,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省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检查执法备案智能管理改革工作的通知》,决定自2021年9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推行行政检查执法备案智能管理改革。

此次改革,主要是以行政检查执法备案智能综合管理系统为依托,在对接“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清单基础上,除交通警察执勤执法、城市综合管理执法等不确定被检查对象的检查执法外,其他行政检查执法全部纳入行政检查执法备案智能管理,力求做到全方位、全覆盖。

在开展行政检查执法前,行政检查执法人员通过行政检查执法备案智能管理系统(“我要执法”手机APP)选取检查事项,对检查依据、市场主体名称等信息进行备案;到达检查现场后,检查人员开始检查前实行“电子亮证”“电子亮单”,被检查对象通过扫码确认检查事项和检查人员信息。

检查过程中,可利用行政检查执法备案智能管理系统对检查情况录像或拍照,进行电子留痕,以备事后复查、复核。

检查结束后,被检查对象通过“吉事办”对检查过程、处理结果等进行评价,从而形成行政检查执法全过程、全链条电子留痕。

同时,将行政检查执法备案智能综合管理系统与吉事办、国务院“互联网+监管”系统、全省“双随机、一公开”等平台进行无缝衔接,实现了检查执法事项管理、数据统计分析、执法记录追溯。

为确保此次改革顺利实施,又按照统筹设计、试点运行、全面推广的步骤逐步推进。统筹设计阶段,在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与省司法厅、省市场监管厅充分沟通、协调联动,确定了改革基本框架,明确了系统设计要求。试点运行阶段,会同省司法厅、省市场监管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全省行政检查执法备案智能综合管理系统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以四平市为试点,积极探索检验“执法报备,手机亮证,扫码迎检,事后评价”改革模式。

试点过程中,结合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升级,为全省推广改革打下良好基础。

全面推广阶段,以“小步快走”的方式推动改革全面铺开。截至2月中旬,全省各级行政检查执法单位在各级政数、司法、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我要执法”APP累计智能管理行政检查执法事项59208项,实现行政检查事项100%全覆盖。除了非确定性执法对象执法外,就是交通、城管,其他所有行政检查执法事项全部纳入综合改革管理工作,备案管理行政检查执法及辅助人员6.42万余人;全省1890个行政监管部门实现了备案管理。

年初以来,全省各级检查执法部门已开展检查报备4238次,初步建立了公开的行政检查执法账单,为市场监管环境描绘“真实画像”。

下一步,省政数局将会同司法、市场监管部门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针对前期改革情况,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检查执法备案智能管理改革确保行政检查事项全覆盖的通知》《吉林省行政检查执法备案智能管理改革工作规则》《复制推广部分地区改革经验做法》等文件,确保行政检查执法智能备案管理改革在全省全面推开。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陆续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