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晚报白城讯 1月7日,东北正值滴水成冰的季节,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浮云,旷朗无尘。上午9时,在洮北区公墓内,高大肃穆的白城市遗体器官捐赠者纪念碑四周花环围绕,手持白菊的人们神情凝重围站在纪念碑前。这里正在举行遗体器官捐献者郭志礼的祭别仪式。
郭志礼生前是一名光荣的退役军人,一名爱心志愿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他仍然不忘实现自己人生的最后价值——把遗体捐献给人类医学事业。郭志礼用自己临终前的最后遗愿,将志愿精神诠释到了极致,以此回报生他养他的这片热土。
郭志礼的遗愿得到母亲李书艳的大力支持,在当天的祭别仪式现场,李书艳多次上前轻抚刻有儿子名字的石碑,唤着儿子的乳名:“大宏啊,妈完成了你的心愿。学生们会因你的此举学业有成,让更多的人不再受病痛的折磨。”她眼中的泪水奔涌而下,凛冽的寒风吹散了她花白的鬓发……在儿子病重的最后两年多时间里,年过七旬的李书艳搬到儿子的住处,衣不解带的昼夜陪伴,照顾着病中的儿子。她说:“儿是娘的心头肉啊!看着他受病痛的折磨,我心如刀剜一般,我尽力了,他如愿了,我们都没留遗憾。”
李书艳回想起之前与儿子一起参加公益的时光,老人的心稍感安慰。走访孤老、慰问贫困,让郭志礼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2020年,李书艳和病中的儿子聊到了遗体器官捐献,做了多年志愿者的郭志礼欣然接受,并向白城市红十字会提出捐献遗体的申请。与市红十字会相关工作人员同来的吴大义,见证了郭志礼在病床上填写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的过程。当时,郭志礼因糖尿病导致几近失明,加上身体器官衰竭浑身无力,是吴大义帮助郭志礼将他握笔的手放在表格签字处,郭志礼庄重认真地签下自己的名字。当听说自己的捐献申请已按规定审合通过后,他高兴地说:“我做了件有意义的事。”
2021年12月末,病重中的郭志礼听到由白城市红十字会、白城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等为困难家庭征集“爱心年货”的消息后,将别人探望自己的500元慰问金捐献。躺在病床上的他说,这是自己为贫困家庭送去的新春祝福,祝他们日子越过越好。
2022年1月4日,郭志礼走了。李书艳强忍悲痛,给吴大义打电话,请他帮忙通知市红十字会联系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捐献遗体。闻讯自发赶来的志愿者陪同李书艳及亲友们将郭志礼的遗体送往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郭志礼的遗体将用于学校的医学教学工作。
白城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朱秋大表示,遗体器官捐献,是人道、是博爱、是奉献的崇高精神。郭志礼的义举诠释了人性最美好和最善良的一面。近年来,白城市遗体器官捐献工作得到了广大市民和志愿者们的支持。截至目前,我市已有近4700人填写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5人完成遗体捐献。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遗体器官捐献,并为这项工作的开展贡献力量。
捐献使生命延续,爱心让生命永恒。在此,让我们向郭志礼表达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深切的缅怀,他这种无私的大爱精神定会在这片充满温暖的土地上得到延续和传承!记者 薄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