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冰猴、拉雪圈、学滑冰……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记录着孩子们冻得通红的小脸和开心的笑容。
寒假伊始,长春市南关区中小学家长们的手机里多了一份“冰雪的资料”,这是来自“冰上运动项目假期托管”活动的特别馈赠,它让所有参与其中的孩子和家长们得以分享、感受冬天的喜悦和冬奥的热情。
孩子们在
“冰上冠军的摇篮”里感受冬趣
吉林省是冰雪资源大省、冰雪运动强省,大自然赋予了这里独特的冰雪景观。为引导青少年体验冰雪、热爱冰雪,长春市南关区积极谋划、尝试开展学生寒假托管服务工作,借助2022北京冬奥会即将召开的良好契机,积极响应“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2022年寒假期间,在长春市率先开展“中小学冰上运动项目假期托管”活动。全区中小学4年—8年级的3000名学生,利用寒假期间来到平泉小学,参加冰上运动项目和冰雪游戏活动。
尤其引人关注的是,活动的场地就在被誉为长春“冰上冠军的摇篮”的长春市南关区平泉小学。
熟悉长春市冰上运动发展历史的市民都知道,作为国家级冰雪特色示范校,南关区平泉小学先后培养了李佳军、陈露、梁文豪、陈德全等多位冰坛世界冠军,也先后走出了杨飞、魏继光、林悦、李雨桐、刘爱迪、孙永存等六位冰坛全国冠军,被誉为培养冠军的摇篮。学校连续两个周期被认定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9年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
在今年的这个寒假里,南关区所有报名的中小学生将在这里接受冰上技能培训和冰上游戏活动,抽冰猴、拉雪圈、学滑冰,特别聘请的7位专业教练将全程指导学生的冰上技巧,使学生在短时间的学习中掌握滑冰技巧,体验滑冰乐趣。
学校老师30多年接力
坚持浇筑一块室外冰场
说起“冰上冠军的摇篮”的平泉小学,最被人所熟知的还要数一块坚持浇筑了30多年的室外冰场。
150米田径跑道圈起的冰场——每年寒冬伊始,它就扛起全校学生冰雪运动的使命。这块冰场如何制作而成?其中饱含着一代又一代学校老师的冰雪情怀和育人热情。
“我们自制了一个简易的浇冰车,它由1.5吨水箱和金属板车焊接而成,作业时需一人拽、两人推”,长春市南关区平泉小学安全主任李玲告诉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其实浇冰的过程也很辛苦,必须选择上冻的天气里,老师们需要在寒风中一圈一圈地人工浇水制冰,浇冰车也经过不断改良,目前已经更新几代了。每年入冬浇冰都成为学校上下特别期待的一件事,师生们都会早早地围观冰场浇筑,完成浇冰后,冰场可以使用两个月。
今年学校在校内浇冰的基础上,在与学校一墙之隔的原十二中场地建设了2400平方米的超大冰场,将能够满足全区学生“上真冰、真上冰”的目标,更为今年南关区冰上项目寒假托管创造了有利条件。
冬季上冰课也是学校的保留项目,每当上课铃声响起,一群戴着护具、拿着简易球杆的孩子从教室里鱼贯而出,一路打闹来到冰场旁一块残留积雪的场地上,摆开阵型开始又一节冰球课。
制冰场、上冰课、打冰球,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关注冰雪、参与冰雪、爱上冰雪。平泉小学教学楼的一层楼道长约60米,左右墙面贴着历届冬奥会简介的图文宣传板。在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之后,学校专门布置了这些,也期待更多的孩子在未来登上冬奥赛场。除了滑冰,该校近年来还开展了旱地冰球和地板冰壶等特色体育课。
家长说孩子变得壮实了平衡力更好了
“孩子身体变结实了,平衡能力更好了。”平泉小学四年二班刘桉安家长说,这次南关区教育局举办的假期冰上托管服务太好了,既解决了家长没有时间带孩子出去玩的难题,让孩子在玩儿中感受到了运动的快乐,锻炼了体魄,又让孩子在滑冰中有所感悟,明白了任何一项技能的获得,都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
主动帮助女儿报名参加了滑冰课的张雨桐爸爸说,女儿一上冰场就兴奋,根本停不下来,团队意识也变强了。
长春市南关区明珠小学5年级学生张进荣,从新手到可以在冰场上滑行,只用了4节课,他的进步也感染了父母,爸爸特意为他买了滑冰鞋和护具等一身崭新的滑冰装备。
“玩得很开心、很过瘾!”明珠小学5年级学生盛然说,她除了掌握滑冰技巧,体验滑冰乐趣,还交到了新朋友,他们都喜欢滑冰,他们约定以冠军为榜样,苦练技能,立志将来为祖国增光添彩。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