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省内
3上一版  下一版4
 
领导干部作表率 凝心聚力促发展
我省收获一金一银一铜
文明风润幸福景
全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2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明风润幸福景
——梅河口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见闻
 

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专业的文明实践平台、持续推进的公益项目……如今,在梅城大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同乡村振兴、文明城市创建有效结合,1+3+8志愿服务体系和8+N服务平台同步推进。

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已深深植根于各个角落,以多种方式融入百姓生活,逐渐发芽、开花、结果,绘成一幅幅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的文明画卷。

盘活阵地资源

延伸文明实践工作“触角”

自全面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以来,梅河口市作为全国文明实践试点城市,积极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实践体系。

乡镇、街道建立2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行政村、社区、学校、医院建立42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新“3+2”五级阵地建设,在图书馆、文化馆、雷锋纪念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及公园、企业和社会组织延伸设置22个实践基地,在党群服务站、红色物业小区建立1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不断延伸文明实践工作“触角”;建立700多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构建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15分钟服务圈”,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12月1日,伴随着飘落的雪花,记者走进光明街道御龙湾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温暖的室内一片欢声笑语,几个老人正其乐融融地围坐在一起下棋。隔壁室内,志愿者正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是我们老百姓最方便的场所,这里有大讲堂、图书阅览、便民食堂,看书、读报、了解社情民意和国家大事,让我们这些老年人老有所为,真的十分开心。”退休老人田鹰兴奋地说。

增强阵地功能

打造文明实践“梅河口样本”

文明花开满目春。

1+3+8志愿服务体系和8+N服务平台是梅河口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行的品牌服务项目。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心为1个主体,建立梅河口市志愿服务总队,104支乡镇街和市直部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支队,421支文明实践站分队三级体系,重点打造理论宣讲、教育服务、卫生健康等8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截至目前,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达9.9万人。

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等8个专业文明实践平台,目前已开展“备耕生产+疫情防控”“农机具检修”“草编技术”等80次网络直播培训,超过330万人次通过“文明实践在梅城”网络直播的形式接受了培训。

梅河口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建成具有思想政治引领、传播党的声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提供惠民服务,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宣传教育阵地。

目前,在梅河口“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创新阵地项目

让文明实践更具感染力

近几年,梅河口市在志愿服务项目设计上动足脑筋,积极探索并推出一个个群众欢迎、乐于参与的文明实践主题项目。

2018年,启动“一袋牛奶的暴走”公益项目,采用市民报名参加徒步的方式募集公益款,致力于实现贫困家庭儿童一年中每天都能喝上一袋牛奶的目标。全市党员干部、企业职工、热心群众踊跃参加活动。

如今,活动已连续举办4届,共有2.9万余人参加,全民参与文明实践活动,使志愿服务触手可及。截至目前,活动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广大志愿者累计发放爱心牛奶26336箱,滋润了1759名贫困儿童的心田。

11月30日,梅河口市铁北社区,正赶上志愿者到帮扶对象白井芳家中送牛奶。

“我家是第一批‘一袋牛奶的暴走’受益者,孩子已经喝了4年的爱心牛奶了。现在,我带着孩子参加了3年的公益活动,以此来回报社会,也给孩子上一堂文明实践课。”说起这项公益活动,家住铁东社区土产家属楼的单亲残疾母亲白井芳眼含热泪。

今年,梅河口市继续创新阵地项目,通过组织志愿者“上门入户常态式服务”“点亮微心愿个性式服务”等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的文明实践活动,着力打造群众温馨的“家”。

“明年我们还将在全市城乡统筹推出‘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综合体,打造10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让文明新风沁润百姓心田。”梅河口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吴桂松动情地说。

吉林日报记者 隋二龙 郭树仁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