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国内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严防违法失德艺人“曲线复出”
工信部:已培育国家级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62家
江西为保护白鹤划出法律“红线”
广西来宾:公共文化服务“送上门”
鲁中山区的“抱团”振兴路
这张小小“文惠卡”不简单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21年11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张小小“文惠卡”不简单

 

新华社天津11月23日电(记者周润健)程派经典京剧《锁麟囊》,因为一张小小文化惠民卡,票价从100元降到了80元,而市民最终只需自付40元就可以买到票。“如果我有‘金卡’的话,自付部分还能更便宜,只需不到27元。”“京剧迷”徐萍说。

2015年,着眼于文化惠民和繁荣演出市场的有机结合,天津创新政府文化投入模式和文化惠民方式,推出文化惠民卡,变“补院团”为“补市民”。

“这一年老百姓花100元购一张‘文惠卡’,就可以享受政府400元的补贴,可用于购买11个市级文艺院团的演出票。500元的额度消费完毕后,还可继续享受票价3至8折优惠。”天津北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演艺票务分公司副总经理任博介绍。

为了让观众用“文惠卡”看到更多好戏,天津成立了由数十家民营院团和演出公司加盟的“文化惠民演出联盟”。为充分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普及化,还扩大了“文惠卡”覆盖面,不断改进发放形式,新增了金卡、普惠卡、郊区县卡、学生卡和公益卡等。

直接的实惠、每年5000余场演出的自主选择权利,“文惠卡”迅速激发起市民走进剧场看戏的热情。数据显示,发行多年来,“文惠卡”累计已推出惠民演出2.4万余场,先后对84.7万人(次)发放惠民补贴,超530万人(次)观众走进剧场观看惠民演出。

“‘文惠卡’推出后,演出场次、观众人数、演出票房比发行‘文惠卡’前均呈现大幅增长。就拿国有文艺院团来说,演出场次由之前的每年2000多场增加到现在的5000多场,各院团演出平均上座率近九成,比发卡前增幅超过1倍。”任博说。

由于“文惠卡”将演出选择权交给了观众,这也直接倒逼院团主动对接“需求端”,加快“供给侧改革”,竞相排演叫好又叫座的优质剧目。

天津评剧院院长曾昭娟说,“‘文惠卡’推出后,你排的戏观众不爱看,他就不会买你的票。”

多位院团负责人也反映说,以前演出少,收入低,很多青年演员纷纷从事兼职。而现在,随着收入和演出增加,演员们重新找回了价值感,青年演员开始抢着排戏演戏,大家在演出时也有了“精气神”。

通过发行“文惠卡”,天津还建设起网络营销平台和数据管理系统,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国有文艺院团营销方式改革和营销体制升级。

除全市41个实体售票点联网统一销售全市演出票外,还建立了“天津演艺网”,实现在电脑和手机端搜索所有院团剧目、查阅演出、在线订票、精准选座、演出反馈等功能。

“‘文惠卡’发行以来,院团的市场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较之以往有了很大提升,实现了以销定产、按需生产。”天津河北梆子剧院院长赵崑说。

“文惠卡”是天津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的一个缩影。“剧院内部正在掀起新一轮干事创业的新高潮,大家撸起袖子铆足劲,准备大干一场,排演更多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目。”曾昭娟说。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