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省内
3上一版  下一版4
 
点亮他们的一个微心愿 就能温暖整个童年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买预售精装修商品房要避免这些“坑”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1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长春新区多举措提升产业竞争力走笔
 

隆冬时节,天寒地冻,然而,在长春新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总投资达30亿元的金赛药业产业园项目正在进行生产车间、抗体车间主体建设;总投资13.09亿元的新发长春智能光谷产业园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空港创投产业园(西区)项目,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今年6月开工至今,50栋单体建筑均已完成主体建设,计划年底前投入使用……

产业兴,百业兴。近年来,长春新区把提升产业竞争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积极探索龙头带动、创新赋能、园区承载、企业支撑、环境保障的产业培育模式,推动主导产业向集群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长春新区正以“排头兵、领头羊、先行者”的责任和担当,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育龙头 补链条

推动产业发展集群化

在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办公楼内,科技工作者正在为“吉林一号”再添新星而忙碌。“长光卫星被评为东北唯一一家‘独角兽’企业,集聚上下游企业100余户,形成了集卫星研发、运营、应用于一体的较完备产业链。”作为长春新区航空航天产业的领军企业,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宏光介绍,长光卫星将在2021年实现60颗卫星在轨运行,“十四五”期间实现138颗卫星组网,引进培育一批下游服务企业,带动航天信息服务产业发展。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运转,引领行业发展,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定海神针”,更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引擎”。

长春新区聚焦主导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实现延链、补链、强链。医药健康产业以高新股份、国药集团为龙头,集聚企业400余户,形成基因工程、生物疫苗、医疗器械等多个特色集群,去年增速达到52.4%,产值占省市比例达26%和82.4%,其中,高新股份入选“2021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榜”,东北唯一、全国第六个国药新冠疫苗生产基地成功落位投产;光电信息产业以华为科创中心、奥来德为龙头,集聚企业450余户,形成了光电器件、光电显示等优势产业集群,长城信创成为东北首家自主安全笔记本电脑生产商;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以一东离合器、大正博凯为龙头,集聚企业500余户,形成节能环保装备、智能控制装备等多个细分产业链条,2020年产值达430亿元。

创特色 重创新

汇聚产业发展新动能

“北湖科技园依托区域政策优势,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短短几年间,就引进落位各类科技企业680余家,包括20余家上市企业、8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通过长春北湖科技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任靖的介绍,长春新区特色园区的平台载体功能得以全面展示。

近年来,长春新区坚持把特色产业园区作为推动产业集聚、资源集约、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大力实施“专项规划、专门政策、专班招商”管理运营模式,引导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先后建设了长春高新生物医药产业园、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示范园等45个产业园区,每年新引进落位产业项目100个以上。

强基础 优服务

夯实产业发展硬支撑

“将企业从外资转成内资,操作流程非常复杂。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仅用一天就可以办理完毕。”在长春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前来办理企业类型变更的吉林省森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段琳琪对“新区速度”和“新区态度”赞不绝口。

产业发展迎来重要机遇期,产业服务更是紧锣密鼓。长春新区大力推广“孵化器+金融”培育模式,孵化各类载体144个,其中摆渡创新工场成为我省首家民营“双创”服务企业,先后孵化企业200余家;组建总规模70.32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16支,强化上市企业培育,目前上市企业达到12户;适时推动高成长企业技改扩能,金赛药业、百克生物等25个在建技改扩能项目达产后,将拉动新增产值超200亿元;全区集聚科技型企业近2000户,规上工业企业167户,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00余户,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6户,分别占省、市45.7%和59%,市场主体平均月增2000户,预计年底超过10万户。

长春新区正诞生着一项项“首创”——

长春新区在省市率先推行了“标准地+承诺制”“先证简(减)图”等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0.5个工作日,实现“拿地即开工”;在省市率先为企业量身打造了涵盖科技、金融等方面“9+3”政策体系,推出“免申即享”政策,先后为700余户企业兑现资金9000余万元。“长白慧谷”英才计划、特殊人才“编制池”、新区奖学金等人才政策收到良好成效,几年来引育人才近16万人;在省市率先创新打造了企业发展服务中心、高管微信群、“企业家座谈会+沙龙”等服务举措,新区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营商环境建设标兵单位,在首次营商环境国评中,位列全国新区第11位、东北第1位。

/吉林日报记者 刘晓娟 报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