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国内
3上一版  下一版4
 
挺进万米深蓝 拓展深海科考
内蒙古因地制宜实施草原修复
山西万家寨引黄工程年内
第二次向永定河生态补水
山西省对重点涉气行业企业
实施秋冬季错峰生产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0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蒙古因地制宜实施草原修复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内蒙古实行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因地制宜实施草原修复,进一步提升草原生物多样性。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等知名草原,草原面积达11.38亿亩,约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五分之一,是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内蒙古实施全国规模最大的草原保护工程,草原综合植被盖度逐步提高到45%。

据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处处长王坚介绍,内蒙古严格按照规划,科学安排国家重点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通过封育、飞播、免耕补播、破损草原植被重建等技术措施开展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加快退化草原植被和土壤恢复。

王坚说,内蒙古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优先选用适宜的乡土草种开展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在北方防沙带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丛草场,坚持以水定绿,采取灌草结合恢复植被,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在大兴安岭森林带,保留林缘草地,稳定林地、草地镶嵌分布的复合生态系统;在黄河重点生态区,加大退耕还草力度,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管理,巩固生态治理成果。

据了解,内蒙古适度发展人工饲草基地,按照量水而行的要求在水热条件允许的地区,利用农闲田、退耕还草地、饲草料地等土地资源开展人工草地建设,提高饲草供给能力,降低畜牧业对天然草原的依赖度。

目前,内蒙古已将重度退化沙化草原、不适宜放牧利用的中度退化沙化草原、重要湿地草原等区域划为禁牧区,把植被有效恢复的禁牧区草原调整为草畜平衡区,确保草原科学利用。/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