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白城市民政局多举措加强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坚持移风易俗破陋习 助推乡村振兴倡新风
慈善义诊进村居 暖到群众心坎里
白城市成立涉侨法律服务站
88岁老兵跨越50年寻“恩”
苏吉警方接力相助圆“梦”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8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移风易俗破陋习 助推乡村振兴倡新风

 

城市晚报白城讯 推动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文明新风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白城市市区两级宣传、民政部门合力推动文明村镇创建工作,运用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方式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助推乡村振兴,促使广大群众养成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社会风气不断向善向上向好。

近日,记者跟随民政部门的同志,来到白城市洮北区到保镇高平村,了解到他们是如何通过移风易俗的“小切口”助推乡村振兴的“大文明”。

制定村规民约

约出文明新气象

洮北区到保镇高平村党组织副书记谢景和介绍,为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管村治村中的作用,改善村风民风,形成良好社风,高平村从2016年开始,就制定了村规民约。这个村规民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根据文明建设等相关要求和村中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调整。近年来,高平村不断对村规民约进行完善,使之成为群众遵规守约的自觉行动,实现村民自治和村风民风明显转变。

刚开始实行村规民约时,部分村民不太配合,总认为自由惯了,不愿意被规矩管束,村里脏乱差的现象时常发生。村干部了解到情况后,通过一次次登门,一个个电话,不断向村民宣传村规民约的意义和好处,慢慢地村民们开始接受并积极配合。村民张大爷说:“自从实行村民村规以来,村委会通过广播、宣传栏、标语、横幅等形式,深入宣传村规民约的积极意义,让我们慢慢去接受它。现在,我们也越来越能感受到村规民约带来的好处,如今大家都按规矩办事,邻里乡亲相处得更加和谐了。”

成立红白理事会

理出文明新村风

近年来,高平村多措并举,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和破除陈规陋习工作,村民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一方面,倡导鼓励村民改变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吃喝浪费等现象,规范了红白事操作流程和办理标准,并在村委会宣传栏公示;另一方面,加强文明殡葬宣传,积极倡导厚养薄葬文明新风。将移风易俗有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并制作展板,悬挂在村内醒目位置,进一步革除社会陋习,倡导文明新风。

据高平村村干部介绍,现在村民婚丧嫁娶大摆酒席,攀比炫富的情况越来越少。红白事不再大操大办,杜绝了浪费,减轻了村民们的负担,扭转了社会风气。

进行道德评比

评出道德模范户

“道德红黑榜”犹如一面旗帜挂在高平村村部办公室,它的存在不仅在表扬村上的好人好事,倡导群众学习凡人善举,也是对道德缺失者的批评,对村民们做人做事的警醒。在全村营造出“有德者荣、失德者窘、无德者耻”的浓厚氛围,对全面提升群众道德素质和村风文明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如今他们老了,给他们端上热腾腾的饭菜,陪他们唠唠家常,带他们晒晒太阳,他们就开心的不得了……”连续几年被评为“孝顺人家”的高平村村民梁向阳说。梁向阳用实际行动,诠释、传承、弘扬着孝老敬亲的美德,从生活中的小事和细微之处做起,得到了村上的认可,赢得了邻里邻居的尊重。

近年来,高平村成立了道德评议会,定期评选“美丽人家”“孝顺人家”“文明人家”“最美人家”,充分调动起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先进代表引领文明新风尚。

据了解,目前全市农村的村规民约覆盖率已经达到了100%,普遍建立了农村道德红黑榜、红白理事会和调节委员会。

/记者 朱晴 报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