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晚报白城讯 2020年1月,全国防控Ⅰ级响应成为吹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号角,白城市医院全院上下投入到紧张的防控工作中。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杨春华被召集参加疫情防控紧急会议,医院取消节假日。作为感染控制人员,杨春华深知责任重大,与科室的同志集体向院里递交请战书,要求到最危险的前沿工作岗位上去。
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院感防控工作成为疫情的重头戏。白天杨春华带领全科人员对各科室院感防控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尤其对发热门诊、隔离留观病房、预检分诊重点把关,对医护人员进行防控知识培训;晚上与同事反复学习领会国家规范及省、市、区文件精神,根据文件要求制定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制定消毒隔离防控流程、完善医院感控规章制度。洮北区准备成立隔离留观站时,杨春华被抽调参与白城市隔离留观站选址、分区、隔断设计及留观站的院感防控工作。
2020年2月1日,正月初八,第一个留验观察站被确定后,当天下午就开始收留隔离人员。由于当时正值春节,疫情也处于严峻阶段,指挥部难以招聘到保洁人员。为确保医护人员零感染,杨春华除承担监督、指导医护人员做好穿脱个人防护用品外,还主动承担起保洁员、消毒员、防疫备品管理员及与指挥部、车站、救护车联系接收转运隔离留观人员等事务,每天至少2次对隔离区域消杀、收集医疗废物以及生活垃圾并联系转运医疗废物工作,亲自对客房下水道进行疏通,以满足隔离人员需求。
突发疫情,有些防控工作还没有具体要求和标准。杨春华白天忙工作,晚上学习国家规范及上级文件,在留观站紧张工作的4天4夜里,她基本没合眼。
来(返)白的人员不断增加,第一个留观站的床位数和条件已满足不了新冠病毒肺炎隔离要求。杨春华又接受了新设立的两个留观站的分区隔断任务,同时承担2个留观站院感防控指导工作和院感培训、指导任务。
杨春华在留观站工作的同时,兼管院内感染防控工作,23天的时间里,她经常起早贪黑往返于医院和留观站之间,2020年2月24日根据国家《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要求,疫情防控指挥部才通知杨春华正式返回医院工作,此时她瘦了很多。
医内感控工作更加繁重,杨春华和同事们经常忙到深夜,有时候半夜对做CT检查的发热患者行径路线进行消杀。她克服了人手少、任务重等困难,先后制定了《白城市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等整点科室、重点部位院感防控制度与流程等70多项,并根据重点环节制定了《危急重症手术入院患者应急处置流程》《血液透析室发现可疑新冠患者医院感染应急处置流程》《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现聚集性病例医院感染应急处置流程》《住院病区患者出现核酸检测阳性处置流程》《核酸检测样本在运输过程中意外泄露应急处置流程》等,使各科室疫情防控工作有章可循。
2020年6月30日杨春华主动申请到金梧桐宾馆留观站工作,承担留观站负责人和院感防控工作。在留观站工作期间,白天监督指导消毒隔离工作及医护人员个人防护、联系接收隔离留观人员入住、核酸检测以及解除隔离等工作,晚上梳理留观站制度流程。尤其是北京等城市来(返)白火车都是后半夜,接待安置好留观人员后经常不能入睡,在留观站的一个多月里,杨春华又瘦了6斤多。
为了做好医院的院感防控应急处置工作,她所在的感控科从春节开始一直没休息过,2020年9月感控科才开始轮流值班。多方面的院内感染防控任务、重大防控责任及紧张心理压力使杨春华经常睡不着觉,白发增加了许多,血压不稳,头部一直不舒服。杨春华人在医院工作,却将病情一直拖到2020年8月才看。核磁显示她的头部呈散发脑梗塞,脑右侧椎动脉狭窄,心电图显示心肌下壁缺血,甲状腺机能低下,双下肢肿胀。可是她一直没有复查,靠服药一直坚守在岗位上。
如今,已经59岁的杨春华工作干劲儿十足,她心中只有一个想法:疫情面前,医务工作者理应冲在最前面,苦点累点没啥,只求患者平安就好。
/记者 李彤君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