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晚报白城讯 6年,应该是潜心钻研学术的时间;6年,应该是照顾父母的时间;6年,应该是陪伴爱人的时间。而他把这6年的时光都献给了脱贫路上众乡亲。今年41岁的他,有着应用数学硕士的学历,有着20年的党龄,还有着这6年难忘的驻村经历。他就是长春工业大学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镇赉县镇赉镇六合村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长郑洪斌。
郑洪斌2002年毕业于长春工业大学基础科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13年间先后担任过思想政治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职务,拥有丰富的基层党务工作经验。作为我省第一批选派省直单位第一书记,他于2015年6月来到五棵树镇铁力村成为驻村第一书记。2016年4月,由于工作需要,他被派驻到镇赉镇六合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在学校的时候,他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驻村工作后,他把贫困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6年来,他舍小家为大家,一心为了贫困村群众的脱贫贡献自己的力量。6年来,他将年老体弱的父母交给妻子照顾,自己坚守在任务繁重、居住条件艰苦的一线,任劳任怨开展工作。从35岁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历练成为41岁成熟稳重的驻村干部,见证了太多党员干部的实践与付出,见证了村民逐步走上富裕路。
土特产的“销售员”
“韩姨,把鹅蛋准备好,周五我去你家装箱。”每次村民韩淑清接到郑洪斌的电话都非常开心:“这一年你帮助我家销售了4000多元的鹅蛋,可帮了我们大忙啊!”韩淑清是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腿部疾病,无法行走,老伴潘凤70岁,有养殖土鸡、大鹅技术。在郑洪斌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她家通过产业帮扶、项目分红和利用自家后院树林,大力发展蛋鸡、蛋鹅养殖,收入逐年增加,于2018年脱贫。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县农贸市场关闭,平时进村的客商也停止了收购,鸡蛋销售成了问题,这可愁坏了老两口。郑洪斌和驻村工作队员了解到还有很多群众都和韩淑清老人家一样存在这一困难后,立刻通过第一书记代言、微信朋友圈等方式,推荐六合村出产的土鸡蛋和鹅蛋,并利用周末时间,通过私家车运输,帮助销售。
一个偶然机会,他了解到派出单位长春工业大学职工有购买纯正土鸡蛋的需求,就在学校工会会员群和学校教职工群发起团购信息,让六合村的鸡蛋和鹅蛋成为省城餐桌美食。为了提高六合村土鸡蛋和鹅蛋的附加值,更为了方便运输,他决定对产品进行包装,进一步提高大家购买热情。考虑到农户不会制盒和包装,他和驻村工作队员齐上阵,成立了炕头生产线、村部包装厂,使六合村的土鸡蛋和鹅蛋亮丽登场,成为“抢手货”。一年来,仅通过销售土鸡蛋和鹅蛋这一项,六合村村民就增加收入6万余元。
工作队的“协调员”
郑洪斌在驻村工作中,善于协调、勇于实干,在他积极协调和争取下,六合村结合自身三大优势,打造了3条致富路。2016年,通过他的努力协调、积极争取,打上了36口灌溉井,解决了全村香瓜种植面积扩大问题。从2016年不足50公顷增加到2020年95公顷。2017年,他又争取帮扶资金,发挥六合村县郊优势,在龙凤泡屯修建5栋蔬菜大棚,开展反季蔬菜种植,每栋大棚增收近3万元。2018年,他努力寻求各方支持,获得100万元帮扶资金支持,并以扶贫资金入股的方式,为六合村获得了至少受益20年的光伏产业项目。
他为了帮助六合村彻底改善人居环境,多方寻求帮扶资金,建设一栋220平方米的多功能室,内设村民活动室、工大书屋和图书角、村医疗卫生室、日间照料室等。参与做好贫困户泥草房改造工作。2017年向长春工业大学争取到贫困户每户1600元的泥草房改造帮扶资金,2019年又帮助119户无力粉刷墙壁和吊棚破损的贫困家庭改善居住条件。驻村期间,新修屯屯通道路26公里,围栏13200延米,改造7个屯自来水设施,新修村民活动广场2座,新建、修缮危房276户。六合村处处发生的变化中,都有他为争取资金奔走的足迹和身体力行参加劳动的身影。
小村里的“热心肠”
6年的时光悄然逝去,郑洪斌的真情付出让村民铭记在心。因火灾返贫的于成和,房屋漏雨的蔡庆文,父亲去世、母亲患有精神疾病的困难学子王某某,孤独的残障女孩李某,因小米无处销售发愁的陈兴海和五保户周云良等很多村民都得到过郑洪斌的真诚帮助。
6年的驻村风雨兼程,他求助派出单位募捐智能手机,帮助贫困家庭子女上网课;他不顾自己身体不适,带病与驻村医疗队深入村屯,为贫困群众义诊;他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介绍就业单位,帮助体弱多病的老人收拾院落卫生、刷墙、收拾庭院种植的谷子……6年来,他帮助贫困群众的实事数不胜数,用直爽的“热心肠”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6年的驻村时光渐行渐远,帮扶的温暖赞歌始终回荡。六合村344户642名贫困人口已经在2018年末全部脱贫,六合村也脱贫摘帽,并在2019年获得了“省级百村引领”称号。这成果这荣誉是他驻村工作的完美答卷,这村庄这百姓凝聚了他人生旅途上难舍的深情厚谊。
/田宏 于伟楠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