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省内
3上一版  下一版4
 
2020-2021年度吉林省青少年冰壶锦标赛落幕
朝阳村的“致富经”
西安—长白山—哈尔滨航线开通
寒潮带火“冬日经济”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20年12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寒潮带火“冬日经济”
你猜都啥畅销了
 

近日,长春寒潮来袭,气温一下子降到了零下20℃以下,让人猝不及防!这不,寒潮来临,防寒取暖商品的销路也一路走高,带火了不少商家。12月15日,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顶着严寒赶到街头踏查了一番,别说,被寒潮带“火”的东西还真不少。

商场:羽绒服、保暖内衣成了抢手货

暖贴一度卖空

要说抗冻,咱们东北真不是属性高,而是装备好!这不,寒潮来临之后,首先被翻箱倒柜折腾出来的,肯定是厚厚的棉衣、羽绒服,还有东北比较常见的貂皮大衣。

在生态大街的一家大型商场内,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看到,服装区内最火爆的要数羽绒服和保暖内衣柜台,虽然是工作日,但也有顾客出来购物。

“这几天实在太冷了,家里的羽绒服太薄了,我想买个厚一点的。”一名30岁左右的女子向售货员咨询着羽绒服产品。

不远处的保暖内衣柜台,则比较受中老年顾客青睐。记者看到,不少40多岁的中年女子一买就是好几件,“给全家人都买,还有我妈爸和公婆,穿在里面暖和。”顾客刘女士笑着说。

在东岭南街一家日用品市场内,记者看到售卖暖宝宝的档口十分火热,销售员赵女士表示,最近几天卖得最好的就是暖宝宝和暖贴,“前几天都断货了,有个顾客一下子拿走了两箱暖贴,刚刚又上的货,暖宝宝也特别抢手。”赵女士表示,最近几天的营业额相比刚入冬时翻了近一倍。

菜市场:青菜卖得比较快

砂糖橘和橙子最吃香

在生态东街上的一家农贸市场内,蔬菜柜台前已经围了一圈顾客了,虽然是上午,但来买菜的人络绎不绝。

“绿叶菜卖得都挺好,柿子也行,最近天冷,大家都不爱出来,一买就买一大堆,够吃好几天的。”销售员笑着表示。

在水果区内,记者看到最抢手还是要数砂糖橘和橙子,大量的砂糖橘和橙子堆在柜台上,不少顾客在旁边挑选。

记者观察发现,随着寒潮的来临,东北的特产——冻梨冻柿子也都被摆了出来,在净月华庭小区的商圈内,记者看到,一些超市将冻梨冻柿子以及冻黄桃堆在了门口,不时有顾客从店里拿出一个塑料兜进行挑选。

如果说,东北的冬天,冻梨冻柿子是标配,那么还有一种食品是既代表东北,又能带来回忆,那就是糖葫芦。

“不愁卖,早上9点多我出来,到晚上7点多钟就能卖完,有时候四五点钟就卖没了。”卖糖葫芦的王先生表示,他白天时会在商家比较密集的地方游走,赶上学生放学就会去学校门口售卖,“地方不固定,一天好的时候能赚二三百块钱吧,就是天太冷,遭罪啊!”

火锅涮串最火热 自选店人也不少

要说大冷天吃什么最配,不少人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火锅了,记者踏查了解到,天富路上的几家火锅店生意都很不错。

“白天没啥人,晚上基本都坐满,喝点小酒,来点火锅,这不就是东北人过冬的方式嘛!”一家火锅店老板表示。

除了火锅外,火辣的涮串也是非常受市民欢迎的,寒潮来临,吃点火辣辣的涮串,这个冬天貌似也没那么难过了。

在一家火锅自选超市内,记者了解到,最近一段时间火锅超市的生意也非常火爆。

天越冷 外卖越“火”

在生态东街一餐饮行业聚集的商街内,记者看到美团外卖的骑手们非常忙碌,一家炸鸡店门口已经聚集了七八个骑手。由于天气寒冷,这些外卖小哥在等待出餐的过程中,不断搓手、跺脚。

“最近真的实在太冷了,不过生意也好了不少。”张文天是美团外卖天富路配送站的一名员工,他告诉记者,最近几天,他每天的配送单数都在60单以上。“早上6点多出来,干到晚上8点多回家,现在天冷,很多人不爱出来买饭,外卖订单就多了,不冷的时候一天也就40多单。”虽然辛苦,张文天却觉得只要生意好,他都能坚持下来。

直播带货紧盯“冬日经济”

除了实体店外,记者发现如今火热的直播平台上,也在借着“冬日经济”卖货。

在某网络主播直播间内,一名男性主播不停介绍着发热护膝,他主要针对的客户群体就是东北人,记者关注到,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内,他已经卖出200余条发热护膝。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主播在售卖派克服、皮毛一体等商品,主要针对客户也都是正被严寒考验的东北人。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跃 报道 摄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