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国内
3上一版  下一版4
 
“四点半课堂”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分忧
山西林业生态扶贫每年惠及50多万贫困人口
湖州“水上稻田”迎丰收
河北曲周发展“智慧农业”推动乡村振兴
北京经开区:高精尖产业赋能“智慧+”生活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10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西林业生态扶贫每年惠及50多万贫困人口

 

记者28日从山西省扶贫办获悉,山西省近年来联动实施退耕还林奖补、造林绿化投工、森林管护就业、经济林提质增效和特色林产业综合增收等林业生态扶贫“五大项目”,每年带动约52.3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

近年来,山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造性地将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以退耕还林、生态造林为重要抓手,探索“一个战场”同时打赢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两场战役”。

山西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山西近年围绕荒山增绿、群众增收两条主线,组建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搭建群众参与生态治理、获取劳务收益的平台,每年惠及贫困人口52万人以上,累计带动贫困户增收10亿多元。

在吕梁市兴县赵家坪乡,开源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的社员连日来抢抓秋季植树的好时机,掀起了新一轮的造林新高潮,而这个以贫困户为主体的造林合作社,今年要完成1000亩的植树任务,还要保证85%的成活率。

“我自从加入开源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以来,每年种树、管树能挣两万六七千元,只用一年时间就摘掉了‘穷帽子’。”58岁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赵金涛说。

如今,在山西58个贫困县,“合作社+贫困户、政府购买式造林”的林业生态扶贫模式“遍地开花”。由贫困户组成造林专业合作社直接参与造林工程,验收合格后,政府以购买社会化服务办法回购林地,贫困户赚取劳动报酬,通过对林木进行长期管护,贫困户还可再获得一份管护收入,增绿增收实现“双赢”。

据统计,目前山西省58个贫困县共聘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集体林管护员3.08万人,人均年工资超过7000元;全省共组建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3378个,吸纳贫困社员7.03万人,年人均增收8200余元。

/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