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吉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召开视频会议,对全面推进秋冬季交通安全整治百日会战进行动员部署。
清剿源头安全风险隐患
严把交通安全形势的“研判关”,找准本地交通安全管理薄弱环节和风险规律,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严把重点企业、重点车辆及驾驶人的“管理关”,紧盯“两客一危一货一校”、农村面包车、“营转非”大客车等重点车辆及驾驶人“六率”,每周分析、每周通报、每周督办、滚动清零。严把道路风险隐患的“治理关”,对今年排查出的47处隐患路段盯住不放。严把机动车和驾驶人的“准入关”,推动实现车驾管业务全方位、全流程、全要素监管。
全力以赴
破解农村交通安全难题
目前是秸秆运输、粮食运输的重点时段,易引发其他机动车强超强会等连锁反应。各地要善于借势发力,把农村交通安全问题上升为党委政府工程,着力破解“三大难题”。破解农村管理力量少的问题,把工作重心从城市向农村转移,把警力放到农村去,派出工作组下农村驻点包保,特别是要对早5点至8点,晚5点至8点时段,增加巡逻警力。破解农村道路基础差的问题,协调会同相关部门深化“千灯万带”示范工程、农村公路平交路口改造工程,推动农机部门加强拖拉机夜间行驶安全监管。破解农民集中出行难的问题,积极推动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研究治本措施。
重拳打击“五类违法”
重拳打击高速公路违法,筑牢高速公路入口监测预警、服务区引导检查、出口拦截查缉“三道防线”。重拳打击公路货运车辆违法,严查货车超限超载、疲劳驾驶、违法载人等行为,特别是对“百吨王”、危化品运输车违法要持续打击,全力防范货车肇事。重拳打击工程运输车违法,对交通违法、交通事故、安全隐患突出的企业和车辆,要收回通行证、不予或限制核发通行证,倒逼企业整改。重拳打击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违法,深入排查无许可、不达标校车使用情况,严打“黑校车”、面包车超员等违法行为。重拳打击酒驾醉驾,每周五开展周末夜查统一行动,保持严管高压态势。
坚持防患未然
注重发挥“三大特性”
注重预警处置的互通性,加强气象监测预警与公安交管应急处置的互通融合,建立恶劣天气交通预警处置的全业务流程,形成实时监测、智能研判、预警发布、管控处置、反馈评估的管理闭环。注重应急处置的及时性,及时推送分级分类的预警信息,发布道路管控措施,缩短应急处置的时间、环节,切实降低事故风险。注重部门配合的协同性,充分发挥“一路三方”机制的协同作用,实现消防救援、卫健部门“两方驻点”,气象实时、短临、日报“三项预警”,协作分流、协作救援、协作清撤、事故快处“四项协作”,打造交通预警处置“共同体”。
大幅提升广大群众
文明交通意识
推动安全意识大提升,形成铺天盖地的影响力,让群众在家里、在车上、在路上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宣传,才会入脑入心。推动宣传质量大提升,围绕农忙季节、秋冬季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和冰雪雨雾天气等特殊时段,针对货车驾驶人、务农务工集中出行群体、农村群众等重点人员,通过短信点对点提示的方式加强针对性宣传。推动警示效果大提升,有针对性地制作宣传素材,向当地媒体、重点企业进行通报、曝光,特别是向农村群众将事故案例讲透彻,切实发挥警示作用。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跃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