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免费开放公共资源 助力5G通信建设
为稳就业保驾护航
洮南市监局加强疫情防控期间虚假违法广告监管
洮南市水利局护堤治水为民解忧
笔杆如枪杆 抗疫勇担当
白城市在第五届全球吉商大会上
签约总额超82亿元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9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稳就业保驾护航
——白城市人社局稳步推进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就业工作
 

城市晚报白城讯 家住在四平市的李越去年在吉林化工学院毕业后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今年4月份,他在网上得知白城市洮北区人才市场要开展招聘会,便第一时间来到白城,并投了简历,没想到很快就被吉林梅花氨基酸有限责任公司录取了。在经过3个月的试用期后,现在他如愿以偿地入职该企业,成为一名正式员工,每个月的薪水有3900元,并享受五险一金待遇。

李越只是白城市人社局在疫情防控期间坚决打好就业守卫战的受益者之一。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183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952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153人,分别完成全年省定目标任务的79.88%、84.34%和71.77%。城镇登记失业率3.02%,低于省定指标1.48个百分点。全市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37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14万人,完成全年省定任务的85%,职业技能培训10370人,完成全年省定目标任务的41.48%;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在战“疫”时刻,我市就业工作扎实推进,顶住了考验。

企业是就业的主体,稳就业关键在于稳企业。只有实现了企业的稳定就业,才能保证就业基本面稳定。市人社局采取线上和线下等多种形式,开展“面对面”宣传,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在政策落实上,严格落实“减、免、缓”政策,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线上培训补贴等政策,稳定就业。

位于白城市工业园区内的吉林梅花氨基酸有限责任公司赖氨酸提取车间内,工人们正在有序地忙碌着,招聘主管马雪说:“这个车间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需要综合素质很强的工作人员,在市区两级人社部门的帮助下,我们很快就招聘到了合适的人员。”

保就业就要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特别是把大学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市率先在全省首创就业“云招聘”,并成功举办了首场“白城市2020年春季青年人才大型网络快手直播招聘会”,先后有52家企业发布各类就业岗位1040个,现场连线高校毕业大学生8000多名,达成就业意向400多个。应用白城市公共人才创业就业服务平台,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岗位供需桥梁,目前共发布71户企业线上招聘信息,共有求职人员5800人,提供就业岗位3892个,达成就业意向协议1100余人。

大学生有了就业的桥梁,退役军人及其他重点人群的就业如何保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与劳动关系科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针对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城镇失业人员、残疾人就业,我们建立了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工作机制,完善了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四级零就业家庭就业工作组织体系。”目前,共建立求职招聘微信公众群26个,帮助300余家企业发布招聘信息7000余条,安置就业4000余人。对于农民工就业创业方面,市人社局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采取“一对一”“人盯人”的方法,逐人落实就业措施。根据疫情变化,全市开发临时公益性岗位620个,对疫情期间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暂时给予3个月的临时性兜底安置,每人每月800元。

转移就业是实现就业、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我市成立了覆盖市和县(市、区)两级的劳务输出工作专班,并及时对接嘉兴等地用工信息。将白城劳动力求职信息与嘉兴岗位招聘信息进行对接,共同制定了分批次差异化对接复工企业用工计划。为62家嘉兴市首批复工重点企业和其他省市共输送977人。

在提供岗位的同时,市人社局还采取线上线下等培训方式组织全市企业职工、“八类”就业重点群体等,通过直播教学和现场教学等方式开展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

信息化是推动服务方式转变、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手段,市人社局紧紧抓住近年来白城人社信息化建设成果应用,充分运用“互联网+智慧人社”方式,全面提升就业服务水平。设立了白城市就业工作窗口咨询电话和微信,24小时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服务。截至6月末,在全市城乡范围内采集城乡居民信息80.67万条,为就业形势分析研判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 赵轶群 张明哲 记者 张芙 报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