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六盘山进入雨季,大山里的小朋友们也迎来了暑假,山脚下,宁夏固原市泾源县兴盛乡新旗村的“七彩课堂”又到了人气最旺时。
上午九点半左右,11岁的于谦已牵着9岁的妹妹坐进了“教室”,室外飘着绵绵细雨,室内响起琅琅书声。“我家离广场不远,这里娃娃多,我们一起学习、打球、玩游戏,过得可开心了。”他一脸兴奋地说。
“我爸妈在外面干活很累,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好好孝顺他们。”于谦有些害羞地说,“老师讲的我之前没学过,但能听懂。”
在包括泾源县在内的宁夏西海固地区,年轻父母大多外出务工,不少农村娃成为留守儿童。而近年来,尽管城乡教育差距在逐步缩小,但农村辅导班、兴趣班少,尤其在寒暑假教育资源仍较为薄弱。
为解决农村父母的后顾之忧,同时丰富农村娃的假期生活,泾源县一方面试点打造“四点半课堂”“七彩假期”,一方面邀请返乡大学生、本地教师、大学生支教团等社会力量进行志愿服务。
据泾源县团委副书记伍月介绍,去年暑假,全县共招募近百名志愿者,在7个乡镇、3个社区开展“七彩假期”活动,惠及1200多名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
新旗村的“七彩课堂”其实由“四点半课堂”演变而来,课堂负责人于彩红说,暑期“七彩课堂”已经办了两年,是村里娃课后的知识学堂和游戏乐园。最多时,“教室”里要坐80多个孩子,三到六年级的学生居多。
伍月说,考虑到孩子的成长规律,学习并非“七彩课堂”的全部。以新旗村“七彩课堂”为例,教室里靠墙摆放的大书柜中,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图书,墙上的小木格里,陈列着孩子们的绘画、叠纸等作品。/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