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看井员”老闫的“甜”日子
7个人 80余天的坚守
白城市人社局开展
“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大安:构建多项机制 防疫扶贫齐步走
白城市公安局
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20年4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井员”老闫的“甜”日子

闫喜东在长虹村内的水源井管理房查看水井情况。
 

城市晚报白城讯 在吉林省大安市联合乡长虹村,68岁的闫喜东坐在水源井管理房门前,认真填写值班日志。老闫住在水源井管理房后院,坐在家里炕头上也能看清前面的状况,可老闫不肯,一定要在工作岗位上做好看护。

农村水源井管理员,是老闫近年来新添的身份。

过去,长虹村不需要“看井员”。村民喝的水来自村北头一口80米深的水井,是20多年前打的。早前,饮用水水质没有明确标准。“接的水发黄,存在水缸里三天不刷,四圈就挂着一层水垢。”老闫回忆说,“水喝起来发涩,有股怪味。但时间长了,大伙都习惯了。”

当地水质氟含量高,像闫喜东一样,很多村民都长着一口参差不齐的“黄板牙”。村民们也没有保护水源井的意识,常在附近放牧、倒垃圾,“那地方贼都不光顾”。喝健康水,成了这个小村庄几十年来的大难题。

近年来,农村饮水安全成为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点。随着打井设备和饮用水标准提升,大安市开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五年来,长虹村不断发生变化:大安市水利局在村里重新选址,打了一口140米深的水源井。为了控制供水,水源井上安装了“硬核”设备,只需按下按钮,就能自动控制全村供水;遇到故障时,设备会主动提示。为了保护好珍贵的水源井,村里清理了附近因自然降雨形成的污水坑,建了管理房,还聘了老闫做“看井员”……

“水变清了,也更好喝了,做的菜都比以前香。”老闫接了一瓢水,展示给记者看。

水变甜了,村民们的日子也变“甜”了。除了饮水安全工程外,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工作也在村里陆续开展。前两年,老闫两口子从破旧的泥土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砖房。养殖合作社分红,光伏产业分红,发展庭院经济……在产业带动下,村里贫困户增收渠道变多了,老闫家的年收入从过去4000元直接翻了番。“过去日子苦,老闫常为钱犯愁,不爱笑。现在你再看他,天天笑呵呵!”长虹村第一书记李纯朴说。

与记者告别后,老闫又回到管理房,守护珍贵的水源井。/ 记者 孟含琪 报道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