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服务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战“疫”中的科技力量
以“警保联动”护航车主出行
这些奇葩谣言千万别信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20年4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些奇葩谣言千万别信

 

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中,就会出现各种关于新冠肺炎的传言。新型冠状病毒在家也能自测?放鞭炮能够消除病毒?这些传言打着“科学论证”的标签,看上去还真像那么回事,但事实是这样吗?

传言:新型冠状病毒在家也能自测?

真相: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没有家用版

自从疫情发生后,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总担心自己被病毒感染。前不久,一款号称在家就可以自测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的检验试剂盒悄悄在微信朋友圈中露面。卖家宣称,在家指尖采血后,只需要15分钟,就能用自测盒检测出自己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肉眼即可判断。而适用范围上还特别标明,适用于企业复工、学生返校、个人筛查等用途。卖家声称,这样一款新冠病毒自测盒,单支售价150元,多买还能享受优惠,疫情期间建议定期检测,每个家庭常备。对此,北京市药监局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暂未有家用版,同时也提示市民,这些经批准注册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均需要具备PCR实验室及专用设备的医疗机构才能完成检测,普通市民不能在家庭自行使用。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还处于关键防范时期,市民不要轻信“微商”的虚假宣传,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

传言:上海防疫专家建议放鞭炮消除病毒?

真相:不能抑制病毒,还会对呼吸道产生强烈刺激

这几天,网上流传一篇《上海防疫专家:建议疫区燃放烟花鞭炮消除“气溶胶”中病毒》的文章。文章称,卫生防疫专家在上海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新冠肺炎传播途径还包括气溶胶传播……在大空间防治中用气态化合物进行灭菌,最好的措施就是燃放烟花鞭炮。

经查证,在上海近期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没有任何人提出过“建议疫区燃放烟花鞭炮消除病毒”的说法。烟花鞭炮产生的烟雾并不能够抑制新冠病毒,反而会对人体呼吸道产生强烈刺激,甚至加重感染风险。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二氧化硫,人体接触后可引发皮肤、眼睛等黏膜的刺激与炎症,吸入二氧化硫会严重削弱或破坏呼吸系统的免疫功能和防御能力,诱发、加重各种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呼吸道损伤,是人体应当避免接触的物质。此外,气溶胶传播要同时满足密闭空间、较长时间、高浓度病毒这三个条件,在极端条件下才有传播的可能性。通风条件良好的日常生活中气溶胶传播可能性小。

传言:点燃法可鉴别口罩真假?

真相:产生熔融效果也不能证明中间层就是熔喷无纺布材质

拆开口罩,取出中间层,用打火机点燃,无火焰是真货,有火焰就是假货。最近,这样一段“医用口罩真假测试”的视频在朋友圈热传。真相是否如此呢?

此前,有自媒体出面辟谣,说口罩的主要材料有聚丙烯等,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材料本身是可燃的。相关国家标准也仅对口罩的“易燃性”作了规定,没有“不可燃”这一要求。口罩是否可以被点燃,不是鉴别口罩真伪的标准。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张翼表示:“相关自媒体的辟谣内容是有根据的,不过说得并不全面。口罩起防护作用的关键是中间层,其由俗称丙纶的聚丙烯高聚物做成。聚丙烯本身是可燃的,如果大火直接去烧也能烧起来。但是,和纸张不同的是,如果用打火机慢慢靠近丙纶层,它会发生一种类似先融化再燃烧的现象。这一点比较容易将其与低劣的纸张区分开。有这种现象的高聚物不止丙纶一种,而且即便都使用聚丙烯,不同分子量的丙纶无纺布价格也不一样,性能也不一样。一般来说,越贵的聚丙烯原料性能越好。所以也不能排除部分不法商贩用低质量的丙纶无纺布材料替代医用丙纶的可能。因此,这种燃烧检测的方法无法简单区分口罩的真假。”

/本报综合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