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时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首批10个依法惩处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
复工复产期间 谨防电信网络诈骗“新花招”
全家人的“抗炎”饮食,你值得拥有!
国内成品油“地板价”机制或触发
居家生活 激发中国大屏电子产品需求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3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方提醒:
复工复产期间 谨防电信网络诈骗“新花招”

 

当前,正值复工复产时期,新疆警方从近期破获的案件中发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非接触式复工、居家隔离等情景,实施新型电信网络诈骗。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梳理了近期4个典型的诈骗类型:

一是宣称低价出售防疫物资。不法分子利用复工复产期间,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护用品紧缺之际,通过微博、微信、QQ、直播平台等发布虚假信息,打着低价的幌子,诱骗受害人转款购买,收到货款后便拉黑受害人,实施诈骗。

二是利用网络授课平台诓骗钱财。当前,很多中小学校利用网络平台给学生们上课。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潜入班级的微信群、QQ群,将头像改换成班主任老师的头像,假借开展线上教学,以收缴教材费、培训费等为名欺骗学生家长转账汇款,实施诈骗。

三是宣称可以“无抵押”放贷。不法分子发现一些企业在复工之初资金紧张,便发布“无抵押”“无担保”“低利息”“放贷快”等虚假贷款信息,吸引受害人进行贷款,再以收缴“保险费 ”“手续费”“保证金”为名,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实施诈骗。

四是宣称招人在家“刷单”做兼职。不法分子通过短信群发、微信、QQ朋友圈等形式发布“刷单”“刷信誉”等兼职工作广告,打着“足不出户、日入百元”的幌子诱使受害人参与,一旦受害人上钩,便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给自己转账汇款,随后消失,实施诈骗。另外,所谓的“刷单”“刷信誉”行为本身就涉嫌诈骗。

如有群众发现自己已上当受骗,可立即报警,并收集通信记录、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为警方破案提供合法有效证据。

/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