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花千树,芳菲四月天。即将在京郊延庆举办的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作为一场人类与自然的精彩对话,一曲创新与绿色的和谐乐章,一个中国与世界的交融平台,正从这里伴着春天的脚步走来。
时序七载,地球村、全球人的“绿色梦想”正在古老的长城脚下徐徐绽放。
北京世园会永宁阁项目经理姚宝琪站在竣工待客的永宁阁前,望着不远处波光粼粼的妫汭湖,形似一柄“锦绣如意”的中国馆和94朵“花伞”组成的国际馆在正午阳光下格外耀眼,天田山上五色花海传来阵阵暗香……恍惚间,3年来挥汗如雨、风餐露宿的情景犹如幕幕光影,浮现眼前。
“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北京世园会对于我们这些‘世园人’意味着什么。”姚宝琪说。
2014年6月,国际展览局第155次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168个成员国一致表决认可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
同年,北京世园会组委会组织了10家国内外顶级规划设计单位,开展世园会园区概念性规划方案征集工作。以孟兆祯院士、尹伟伦院士领衔的17名专家共同组成的专家团队,对应征方案进行评审,从10个方案中评选出3家优胜方案。
北京世园会总规划师胡洁表示,北京世园会的规划设计要求专业度非常高,延庆地处独特的生态走廊,要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形成一体化方案。
“从2014年到现在,主创人员的设计图和现场照片数以万计,塞满了3TB的硬盘,相当于把卷帙浩繁的300本世界名著存储了30遍。”侯爽是北京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主创设计师,她担纲世园会园区空间规划和核心景观区设计。从第一次拿出规划设计方案到最终定稿,侯爽和她的团队画了删,删了画。百易其稿的背后是他们对园区每寸土地和景观肌理的精准把控。
2016年,相关规划设计工作接续完成,但对于北京世园会而言,这仅仅是九层之台初见累土。
“北京世园会将集中展示1200种新优品种植物。”叶大华说,这其中不仅包括从我国最北端到最南端的各种不同园艺植物,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品种。
最是春色留不住。4月底的延庆依然会有大风和晚霜,最低平均气温只有7摄氏度,除为数不多的高寒带植物,如何让这些娇嫩珍贵的花卉苗木在寒冷地区成活并如期绽放,是摆在中国园艺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我们3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寻花之旅’。”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学斌说,这不仅要求对当地的气候、土壤、环境有精准的分析和判断,还要对成千上万花卉品种的习性、周期、甚至基因特点了然于胸。
在延庆测试基地,通过这3年对新品种的引种、评估、筛选,中国园林人最终在1344个引进花卉品种中,筛选出了1078个适宜世园会应用的品种投入规模化生产。其中不仅有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奇花异草,更有漂洋过海而来的异国花卉,目前国际展园内有30%左右的植物是从海外直接运送而来。
北京市园林绿化集团世园会项目负责人张睿告诉记者,这次世园会会期将历经春、夏、秋三季,为了精准控制花期,他们做了无数次实验,从补光延长光照时间对金鱼草等植物调节光周期,到对新几内亚凤仙等热带植物催花处理,最终制定出40个花卉品种的详细生产流程,凝结了整个园林团队的心血。
三载寻花花千树,中国工匠用智慧汗水打造了妫水河畔的天作之合;一枝一叶总关情,万花之园以姹紫嫣红静候着地球村里的宾朋贵客。
日前,北京世园会举行了由延庆区组织的3万人入园压力测试活动。按照“园内需求全响应,园外保障全仿真”的原则,进行全实境演练,结果令人欣喜。面对媒体镜头,北京世园局常务副局长周剑平、延庆区委书记穆鹏不约而同表达了他们的心声----世园会我们准备好了,期待五洲四海来宾!/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