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题
3上一版
 
玩冰嬉雪哪里去?体验冰雪在吉林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2019年3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玩冰嬉雪哪里去?体验冰雪在吉林
吉林市推进冰雪全产业链发展
 

初春的上午,天气乍暖还寒,距离吉林市区车程半个小时左右的丰满区小白山乡青山村在阳光照耀和白雪的掩映下,显得格外静谧。青山村,这样一个以农耕为主,美丽宁静的小村庄由于万科松花湖度假区的建立而逐渐被人所熟知。

在吉林市大力发展冰雪经济,壮大冰雪产业的背景下,以万科松花湖度假区为依托,青山村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精心打造青山民宿。青山民宿以百姓的老房屋为基础,在不破坏原有房屋的基础上加以改造。2018年12月20日,拥有28间客房、66个床位的民宿基本完工投入使用。

“这个雪季,在民宿运营的两个半月内,接待游客人数8000—10000人,营业额达到40多万,以房屋入股民宿的居民通过分红及务工,人均增收5000元左右,虽然现在只有19户村民加入进来,但未来我们还会继续扩大规模,增加民宿的客源和影响力。”青山村委会副主任、青山民宿负责人张航铭说。

青山民宿的发展只是吉林市借助冰雪冷资源打造富民热产业,以东北民俗文化和冰雪温泉旅游景区为依托,大力发展冰雪产业的一个缩影。

吉林市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冰雪产业

“冰雪产业是吉林市最有基础、最有特色、最有潜力的优势产业,我们要发挥世界级冰雪资源优势,培育世界级冰雪产业,打造世界级冰雪品牌,把吉林市建设成为‘冰雪体育强市、冰雪旅游名市、冰雪产业大市’,打造以‘雾凇之都、滑雪天堂’为品牌的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吉林市委书记王庭凯说。

近年来,在国家振兴东北、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吉林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旅游文化名城、新型产业基地、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紧紧抓住2022北京冬奥会契机,把发展冰雪产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成立冰雪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特别是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吉林市成立了全省唯一的冰雪产业发展办公室,为做大做强冰雪产业提供有力保障,让“白雪换白银”成为现实。

加快发展冰雪产业,吉林市拥有良好的基础和明显的优势。吉林市地处北纬43°长白山脉区域,是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无论是海拔高度、山体坡度,还是雪期跨度、冬季温度、积雪深度等在全国乃至世界都首屈一指,非常适宜开展冰雪运动。万科松花湖度假区雪道面积全国排名第一;北大壶度假区是亚洲自然条件和竞技滑雪品质最好的雪场,拥有870米亚洲雪场最大有效落差,是具备举办包括冬奥会、世锦赛、世界杯等全部雪上赛事条件的场地;吉林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是补齐冬奥雪上短板的重点工程,是世界第四个、亚洲首座全天候标准化滑雪专业训练场。

吉林市拥有独特富集的旅游资源,吉林雾凇与黄山云海、泰山日出、钱塘潮涌共同被誉为“中国四大气象奇观”,全市形成了以百里松花江为核心的9大雾凇景观带。

雾凇之都滑雪天堂

吉林市做大冰雪旅游

吉林市全市已建成12座滑雪场,雪道总面积超过356万平方米,雪道总长度近100公里。万科松花湖度假区作为中国距离大城市最近的滑雪度假区,2018—2019年雪季以来,接待滑雪人次55.2万,增长45%,接待人数在全国雪场排名第一;旅游收入2.23亿元,增长37%;北大壶度假区接待滑雪人次46.7万,增长55.7%,增速全国第一;旅游收入1.7亿元,增长43%。

雾凇是大自然赋予吉林市的独特宝贵资源,作为吉林市的城市名片,雾凇以其壮美与神奇,让众多国内外游客心驰神往、流连忘返。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以雾凇岛为核心的松花江百里雾凇景观带,每年冬季接待游客超过500万人次。

玩冰嬉雪,观赏雾凇的同时,来到吉林的游客还可以体验温泉的舒适。吉林市拥有1500平方公里的“黄金温泉带”,已建成了9大温泉度假区,将温泉体验与生态观光、满族风情、休闲养生相结合,不断延伸冬季冰雪旅游产业链条。2018-2019年雪季,全市温泉度假区累计接待游客53.6万人次。“赏雾凇、戏冰雪、泡温泉”已成为吉林市冬季旅游的金字招牌。

此外,吉林市还倾力打造舒兰二合雪乡,充分挖掘冰雪资源优势、传统农耕文化,树立了“吉林雪乡·舒兰二合”旅游品牌。2016年,二合雪乡客流量8000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0万;2017年,二合雪乡客流量10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00余万元人民币。自2018年12月25日起截止到目前,总接待游客量14万人次左右;截止到目前,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1700万元人民币。

助力北京冬奥

吉林市做强冰雪体育

着眼于服务冬奥会,吉林市推动建成了备战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国家重点工程——吉林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并于2019年1月初开始试运营。

据吉林市体育局副局长、冰上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刘义军介绍,吉林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是利用人防工程改建而成,有专业雪道1308米,民众赛道500米,最大高差为21.3米,可提供越野滑雪、冬季两项、北欧两项等项目训练,既可以保障越野滑雪项目运动员全年无空档期训练,又能满足民众四季体验滑雪运动的休闲需求。

近日,记者走进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时发现,吉林市青少年滑雪队正在此进行训练,能在室内的越野滑雪场训练,小队员们感到很兴奋。“在没有这个雪场以前,夏季专项训练以滑轮为主,其余时间进行辅助训练。有了这个雪场,孩子们可以一年四季在雪地上开展训练,对成绩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已经在此训练一个多月了,孩子们技术进步很大。”教练宫桂萍说。

为积极响应“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吉林市举办“玩冰踏雪·多彩冬日”等全民上冰雪活动,参与冰雪运动人次达230多万。吉林市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等活动,在我省首创编印冰雪教材,冰雪体育开课率率先达到90%以上。实施“筑梦冰雪·相约冬奥”吉林市中小学生冰雪运动普及工程,真正让学生和老师进入各大滑雪场,开展实践教学、体验教学,指派专业滑雪教练员参与授课,确保学生“上得去、学得会、留得住”。2018—2019年雪季,全市7.5万名学生实现雪场上雪课,上冰雪总人次达到80万,冰雪授课教师达到623名,省级冰雪特色校达到75所。

此外,2017年吉林市成功组建了职业冰球队,参加了2018-2019赛季“丝路杯”俄罗斯超级冰球联赛,加快了冰球运动的普及和推广。目前,吉林市已组建中小学冰球队15支,青少年冰球俱乐部达到8家,冰球运动人数达到1000余人。

丰富冰雪体验

吉林市做火冰雪文化

近年来,吉林市深度开发冰雪旅游品牌,开展了国际雾凇冰雪节、国际冰雪摄影大展、国际龙舟赛、全国冬泳比赛等别具特色的节事活动。举办新年音乐会、民俗展、创作《梦回乌拉》等冰雪文创活动,促进冰雪文化传播和品牌塑造,以冰雪文化提升冰雪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其中,中国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已连续举办24届,现已成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冰雪旅游节事之一。

为了实现单季游向四季游发展,单色游向多彩游拓展,吉林市起草《关于丰富吉林市四季旅游产品方案》,指导全市各大雪场、景区开发非雪季旅游产品。重点推出森林避暑、温泉养生、水上乐园等四季旅游项目,开展山地越野、热气球、滑翔伞等山地体验活动,组织夏令营、电影节、音乐节、美食节等营销活动,有效破解专业雪场“一季热三季冷”问题。

在发展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文化的同时,吉林市着力在冰雪全产业链上做文章。“从去年年初开始,我们提出要聚焦冰雪产业快速的发展,来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实现动能的转换。冰雪产业不单单是冰雪旅游,还包括冰雪的文化、冰雪体育、冰雪科技、冰雪的装备制造,包括冰雪的人才培养,是一个全产业链的推进。”吉林市市长刘非说。

吉林市依托老工业基地坚实的制造业基础,规划建设了冰雪装备产业园,重点推进冰雪装备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发挥吉林市以碳纤维为核心的化工新材料产业优势,依托特种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应用技术研究院,开发保暖服装、户外与冬季运动服饰、冰雪装备等系列产品。

此外,吉林市已将冰雪旅游产业列入科技创新发展计划指南,校地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冰雪科技攻关持续深入,为冰雪运动、冰雪人才培养和冰雪装备制造提供科技支撑。推进东北电力大学与芬兰凯萨卡里奥体育学院合作,建设中芬冰雪体育器械研发中心、中芬体育职业培训中心,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冰雪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基地。推动北华大学成立了全国首家冰雪学院,围绕冰雪体育运动、冰雪体育运营管理、冰雪运动康复、冰雪艺术等9个专业方向,着力为地方培养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的高素质应用型冰雪人才。吉林市紧紧围绕冰雪全产业链布局,有效推动了冰雪产业发展壮大。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于服务2022北京冬奥会,依托我市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在冰雪产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以‘雾凇之都、滑雪天堂’为核心定位,全力将我市打造成为中国冰雪产业创新发展先行区、国际冰雪产业合作新平台、国际冰雪运动之都、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吉林市副市长盖东平说。

/记者 代丽媛 报道 吉林市委宣传部供图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