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吉林,雪裹着山色,冰封着河谷。
富足的冰雪资源让吉林省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总书记提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为冰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遵循。
经过三年的努力,吉林的“冷资源”渐渐热起来,冬季旅游逐步火起来了!
吉林旅游人忠诚践行,冰雪产业已成为拉动吉林经济发展的新业态、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白山松水间,一场“白雪换白银”的交响曲美妙而动听。
2018年,吉林冰雪旅游更是奋力“滑”行,以增速再超全国平均水平的优异成绩再创新高。立足旅游、却又突破旅游走出的一条全产业链发展新路,从理论到实践,为全国冰雪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吉林经验。
“西冰东雪”产业格局已形成
2月末的万科松花湖滑雪场内,热“雪”沸腾,单板和双板交相辉映,或疾驰而下,或欢畅尖叫。虽不是周末,却多了一分节假日的热闹场面。“滑雪运动让人着迷,这里的雪场让人舒服。”来自广州的赵新睿和几个单板发烧友相约来这里打卡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
纵情驰骋在一望无际的雪道上、顶着漫天飞雪泡氤氲的温泉、跟着鱼把头去感受渔猎文化的魅力……游客们这些奇妙感受的背后是吉林省冰雪产业的强势崛起。
这崛起源于我省资源禀赋高、市场前景好、消费拉动大、综合带动性强,冰雪产业是我省具备国内领先发展、国际竞争潜力的特色优势产业。
特色加优势,更要做好,做到极致,目前,全省“西冰东雪”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到东部畅玩冰雪,去西部体验渔猎文化,在南部康体养生,三大差异化目的地日臻成熟。
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带着拳头项目联手闯市场,长吉都市冰雪运动与休闲度假区、大长白山冰雪生态度假区两大产业集群释放出强烈的中高端冰雪旅游市场号召力。
拳头项目过硬,雪场品质全国领先,集中了国内区位条件最优越、接待人次最多的万科松花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国内滑雪类型最丰富、设施条件最完善的长白山国际度假区和国内山体落差最大、竞技条件最好的北大壶滑雪度假区。
据统计,截止到3月1日,2018—2019雪季,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共接待滑雪度假52万人次,春节后平均每日接待滑雪度假4000人次。
新业态、新产品层出不穷,吉林北山防空洞雪场是全国唯一一个室内越野滑雪场所;万科松花湖、北大壶等在春夏秋三季开发了花海婚礼、滑翔伞、山地穿越等近百项休闲度假产品,雪场四季运营实现破冰;冰上飘移、冰上风筝、满族冰嬉等成为冬季旅游新体验。
雪博会海纳百川影响空前
还记得去年12月末的雪博会吗?这是全国唯一以“雪”为主题的国际性产业盛会,雪地足球、雪合战、攀冰大赛、冰滑梯,让体验冰雪成为游客们津津乐道的美事;学剪纸、画年画儿、吹洞箫、坐火炕、品美食,成了每名游客迫不及待尝试的新鲜事;看长白飞雪,松江挂银,观查干湖冬捕,成了吉林宴请八方来客的必游之地。
2018雪博会突出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体育三条主线,拓展冰雪装备制造、冰雪商贸、智慧冰雪、冰雪人才四大领域,开展文化展示、旅游节事、体育赛事、商贸交流、区域合作、人才培训、民俗及美食体验、媒体宣传等活动。
“冰雪丝路在吉林!”雪博会开幕式上,省文化和旅游厅亮出的“冰雪丝路”将吉林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放在更大的时空坐标中去看待和考量。
在雪博会开幕式上,《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18)》权威发布,“2018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2018冰雪旅游投资潜力区”“2018十佳滑雪旅游区”“2018十佳冰雪旅游节事活动”悉数揭晓,吉林冰雪大放异彩,斩获多项殊荣。长春市、吉林市、延边州获“2018十佳冰雪旅游城市”称号,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稳居“2018冰雪旅游投资潜力区”榜首,同时,吉林省长白山国际度假区、吉林省万科松花湖度假区蝉联“冰雪季滑雪旅游区竞争力排名十强”前两名。近年来,我省不断推进冰雪产业发展,已经造出独具特色的吉林冰雪文化符号。
“冰雪+”成产业发展新引擎
坐落在长春高新区内有这样一个企业,该企业原创的室内滑雪模拟器实现了我省冰雪装备制造“零”的突破,它就是金仑公司。雪博会的展台上,人们穿上雪鞋、踏上雪板、站上雪毯,在金仑公司的室内滑雪模拟器上辗转腾挪间享受着滑雪的乐趣,姹紫嫣红的雪具和人们的欢笑声,给雪博会增添了无限生机。
“省内有潜力、有特色的景点越来越多,值得大家前往细细品味。”长春市文化国旅企划部部长蔡智宇介绍,除了经典的长白山、查干湖、北大壶、万科等吉林冰雪必到之地,露水河国际狩猎场、老里克湖、锦江木屋村等景区,都是2018年新拓展的景点,虽然过去在摄影圈已有名气,但今年开通的“冰雪直通车”,让普通游客的选择更加多元、便捷。
冰雪旅装备推陈出新,冰雪交通愈加顺畅,冰雪政策和冰雪体育也不甘示弱。
创新突破,出台国土新政13条;首次实现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流量冰雪景区的奖补;发布《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十七条政策措施》。
延边州政府购买服务,投入600万元鼓励居民免费滑雪;长春市投入1600万元以“2+N”模式推广冰雪运动。
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装备制造、冰雪商贸、冰雪交通、冰雪政策、冰雪教育培训……一项项“冰雪+”正在成为我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记者 孙莹报道 吴然摄